《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潼南區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解讀
近日,潼南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印發重慶市潼南區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政策》),聚焦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等措施,持續加大數字經濟企業扶持力度,助力潼南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出臺背景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2018年—2021年,總書記連續四次向在我市舉辦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對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出重要指示批示。重慶市深入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總體部署,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速培育“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建設“云聯數算用”要素集群,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協同發展,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努力建設具有全國示范作用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戰略部署,全面落實重慶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人工智能示范區等工作,促進潼南區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步伐,推進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動潼南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
二、政策主要內容
《政策》主要包括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等2方面13項內容。《政策》扶持對象、獎勵條件、獎勵辦法及金額解讀如下:
序號 |
政策名稱 |
扶持對象 |
獎勵條件 |
獎勵辦法及金額 |
一、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 | ||||
(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 ||||
1 |
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服務業 |
數字經濟服務業 |
首次納入規(限)上統計 |
參照《潼南區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試行)》(潼發改〔2020〕63號)相關規定執行。 |
新認定的國家級、市級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 |
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 | |||
2 |
支持數字經濟中小企業發展 |
主營業務為大數據、人工智能、軟件信息等領域的新入駐潼南數字經濟中小企業(IDC企業除外) |
|
每年補貼自用寬帶租賃費用的30%用于支持企業發展,且每家企業不超過8萬元/年,期限3年;每年補貼企業辦公用電費用的30%用于支持企業發展,且每家企業不超過8萬元/年,期限3年。 |
3 |
強化培育領先領軍企業 |
對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具有突出貢獻的企業 |
|
納入潼南數字產業發展領軍企業和產業鏈“鏈主”企業培育庫,給予3年期的重點培育。 |
4 |
推動企業快速落地 |
新引進的數字經濟領域的獨立法人資格企業 |
實際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及以上,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20%。 |
給予一次性3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 |
5 |
支持平臺企業發展 |
“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老”“互聯網+就業”“互聯網+托育服務”等平臺企業(包括但不限于) |
鼓勵申報國家級、市級平臺認定,對經國家級、市級新認定的平臺,且認定當年服務本地企業新增8家(含)以上 |
分別給予該年度實際投資額10%、5%的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最高不超過30萬元。 |
(二)支持產業集聚發展 | ||||
6 |
支持產業園區建設 |
軟件產業園區 |
經市級認定的軟件產業園區 |
給予開發運營主體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30萬元,并參照企業上一年度對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100%給予獎勵,期限5年。 |
7 |
鼓勵企業與院校共建大數據實訓基地 |
入駐實訓基地的企業 |
在實訓期間,取得實訓相關的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 |
在實訓期間,取得實訓相關的發明專利給予扶持資金1.2萬元/項,取得軟件著作權給予扶持資金1萬元/20項。 |
實訓結束后,每留用1人且工作1年以上 |
給予基地1000元/人的資金獎勵,最高不超過5萬元。 | |||
(三)增強數字創新發展 | ||||
8 |
支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 |
軟件和信息服務業 |
對進入國家或市級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清單,根據研發績效,且獲得市級資金支持的項目 |
按市級資金的20%給予區級配套產業扶持資金。 |
對在工業軟件、基礎軟件、信息安全軟件等關鍵領域取得核心技術突破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且獲得市級資金支持的項目 |
按市級資金的20%給予區級配套產業扶持資金。 | |||
對出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且獲得市級資金支持的項目 |
按市級資金的20%給予區級配套產業扶持資金。 | |||
區內企業、科研院所 |
鼓勵區內企業、科研院所加大數字產品項目創新,對新納入市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項目庫的 |
單個項目給予2萬元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 | ||
9 |
支持創新智慧應用場景 |
新型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市區政務數據協同創新等智能化應用項目建設 |
具有優秀示范效應并新納入全市智能化創新應用試點項目庫 |
單個項目給予運營主體2萬元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 |
10 |
支持數字企業運用5G新技術創新 |
數字企業 |
支持5G通信與工業互聯網、VR/AR等新技術融合,打造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 |
單個場景給予1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單戶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 |
進入國家、市級試點示范項目庫的示范項目 |
分別給予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 | |||
二、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 ||||
11 |
支持企業提升智能化能力 |
數字化轉型企業 |
經國家、市級認定的智能工廠 |
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 |
市級認定的數字化車間企業 |
給予20萬元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 | |||
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 |
給予20萬元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 | |||
12 |
互聯網平臺 |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設備和軟件一次性投入100萬元以上且當年服務本地企業10家以上的 |
一次性給予設備和軟件投入30%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 |
13 |
鼓勵引導企業“上云上平臺” |
“上云上平臺”相關企業 |
當年企業上云上平臺投入在10萬元以上 |
按照不超過當年投入的20%給予企業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單戶企業最高5萬元。 |
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或企業節點的相關平臺系統及配套設施,并接入重慶頂級節點,項目投資500萬元及以上 |
按照不超過實際投資額的5%給予企業產業扶持資金,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 |||
向工業互聯網平臺商和服務商購買咨詢、培訓服務的工業企業 |
按照不超過項目服務費的10%給予一次性產業扶持資金,單戶企業最高不超過20萬元 |
三、申報資料及程序
每年8月30日(2022年延遲至9月30日)前,企業向區大數據發展局提出申請并遞交材料,由區大數據發展局牽頭,會同區財政局、區招商投資局、潼南稅務局、招商投資責任單位等相關單位對其進行審核,報經區委、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兌現。申報材料包括潼南區數字經濟發展支持政策申報表、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和完稅證明的復印件、企業基本情況、申報條款未享受財政資金補助及資料的真實性承諾書,以及申報條款對應的相關佐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