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欧美成在线视频,色悠久久久,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国产微拍精品,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7在线免费,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潼南區花巖鎮人民政府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街鎮 > 花巖鎮人民政府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號 ] 1150022300933244XU/2023-00030 [ 發文字號 ] 潼南府辦〔2023〕53號 [ 發布機構 ] 潼南區花巖鎮 [ 主題分類 ] 財政 [成文日期 ] 2023-09-25 [ 發布日期 ] 2023-12-06 [ 體裁分類 ] 財政預算、決算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編制2024年區級部門預算及2024-2026年區級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劃的通知


潼南府辦〔202353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編制2024年區級部門預算及2024-2026年

區級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劃的通知

?

?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切實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215號)《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編制2024年市級預算及2024-2026年市級3年滾動財政規劃的通知》和《潼南區區級預算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著力提高財政管理水平,落實預算制度改革要求,結合潼南實際,現就編制《2024年區級部門預算及2024-2026年區級部門三年滾動財政規劃》(以下簡稱“編制預算和規劃”)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和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工作導向,更加注重綜合統籌、科學規范、講求績效和持續安全。加力提效積極財政政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的支出強度。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加強重大戰略決策財力保障,堅持黨政機關過緊日子,兜牢基層“三保”底線,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提高財政政策效能和資金使用效益,為經濟社會平穩有序運行提供堅實的財力支撐。

二、預算編制的工作重點

(一)強化重大戰略決策財力保障。將落實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和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大政策、重要改革和重點項目作為預算安排的首要任務,對標重大戰略任務、發展規劃和重點支出事項,滾動形成大事要事清單,加強與市級重點專項對接,實現“決策(規劃)—政策—項目—資金”銜接匹配。建立集中財力辦大事機制,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科技創新等重大部署,積極籌措資金。加強政府預算與部門和單位收入預算統籌,加強專項資金分領域的綜合統籌,推動建立全口徑預算統籌保障機制。加強重點領域財政投入管理,從編制2024年預算起,運用預算一體化功能對大事要事進行標記和跟蹤,動態反映重大決策部署財政保障和執行情況。

(二)持續優化調整支出結構。按照“零基”預算、有保有壓的原則,加大支出結構調整力度。優先保障“三保”支出,全力保障重大決策部署支出,有序保障重點領域支出和債務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合理保障部門(單位)正常運轉和履職的必需支出,確保年初預算不留“硬缺口”。根據上級關于“過緊日子”要求2024年區級各部門(單位)一般性項目支出總量在2023年調整預算的基礎上壓減10%,按照公務用車原則上購買新能源車的要求調減公務用車運行維護經費標準,嚴格“三公”經費預算管理約束。按照勤儉節約原則,嚴格執行會議、差旅、培訓、公務接待等經費開支標準,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嚴禁違規建設樓堂館所,嚴格新增資產配置管理,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加強資產運行維護,防止資產閑置浪費。

(三)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進靠前謀劃,開展項目常態化儲備,新增入庫項目要有充分立項依據。特別是重點專項應對標市級戰略部署和我區重大決策、行業發展規劃等,不得將部門(單位)行政運行類支出納入重點專項項目支出。認真做好項目庫維護,對實施周期內的項目實行滾動管理,實施完畢的項目、因政策調整或形勢變化無需繼續實施的項目應及時清理出庫。加強項目實施時序管理,分清輕重緩急,合理確定項目分年度支出計劃,統籌編制三年支出規劃建議,強化支出規劃對年度預算的約束,促進跨年度預算平衡。

(四)推進預算績效深度融合。堅持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持續優化事前績效評估,開展新增項目自評估工作,財政部門結合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任務實施績效再評估,加強項目必要性、投入經濟性、實施可行性等評估分析,將績效評估作為項目入庫的前置條件,將評估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嚴格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堅持部門(單位)整體、項目支出和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編制全覆蓋,充分應用行業(領域)核心績效指標體系建設和重點專項績效目標優化成果,從規范性、完整性、相關性、適當性、可行性等維度全面提升績效目標編制質量。同時,對涉及重點領域、重大任務的項目績效目標,在充分考慮可行性的基礎上,從嚴、從高設定目標值,發揮績效目標對預算執行的積極引導和約束作用。充分結合2023年紀檢監察、審計檢查、會計監督、績效評價相關結果,與2024年經費安排掛鉤。

(五)改進預算編制和公開評審。推動預算一體化系統迭代升級,優化預算編制流程,完善各環節要素信息,結合決算審核要求設置預算控制規則,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細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加強各類監督檢查結果應用,落實預算管理主體責任,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完善預算公開評審制度,將貫徹落實重大決算部署和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審核、績效評價等情況作為重點評審內容,對行政運行、社會事業、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等專項領域,提出有針對性的評審和保障原則。持續規范預算單位級次設置,推動預算單位設置與機構設置相銜接。規范數字化應用項目管理(含原政務信息化項目),項目申報審批和預算編制履行數字化應用專項程序,加強數字資源統籌和高效配置。

(六)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力。區級各部門(單位)要嚴格執行人大批準的預算,不得隨意調整。《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的調整預算事項,要嚴格履行報區人大常委會審批的程序;其他預算變化嚴格執行預算調劑和“三公”經費管控要求,確保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嚴禁超預算、無預算安排支出,嚴禁因自行安排項目造成資金拖欠。年初未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對象的部門預算,繼續由財政代編管理,年度中應加快細化分配,凡在當年630日前未分配的預算,一律收回用于總預算統籌。加大結轉結余資金清理力度,對結余資金、兩年以上的結轉資金,要按規定及時交回財政。繼續實施部門預算“零結轉”,年底未使用完的部門預算,全部收回財政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統籌一般轉移支付中共同事權類資金的30%用于該資金領域相關支出。

(七)調整部分支出保障政策。一是落實上級關于過“緊日子”相關要求,2024年一般性項目在2023年調整預算的基礎上總量壓減10%。二是設立區級重點專項,主要用于落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及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實現特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安排的財政資金,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非行政成本類資金,不能用于彌補基本支出不足。三是按照公務用車原則上購買新能源車的要求,自2024年起在現有保障基礎上壓減公車運行維護費0.5萬元/車,壓減后一檔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按40000//年編制,二檔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按35000//年編制,三檔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按30000//年編制。四是職業年金按(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8%編制。五是失業保險按工資性收入×1%編制。

三、工作步驟及時間安排

(一)前期準備階段(20238月底前)。

區財政局印發2024年部門預算編制指南,安排布置預算編制工作并開展培訓,明確編制政策口徑和工作程序。

(二)編制報送階段(20239月底前)。

區級各部門(單位)要全面編制2024年本部門(單位)收入預算、基本支出預算、項目支出預算(區本級支出預算和轉移支付預算),匯總審核所屬單位的收支預算以及相應的轉移支付預算,一并報送區財政局。

(三)審核調整階段(202310月底前)。

區財政局匯總初審區本級支出預算和轉移支付預算,組織實施2024年預算公開評審,根據評審結果和財力情況確定支出預算,并于202311月中旬下達2024年預算控制數。

區級各部門(單位)根據預算公開評審情況及控制數,調整完善支出預算,并于202211月底前上報完善后的預算。

(四)草案報備階段(20231231日前)。

區財政局匯總形成2024年區級財政預算草案,并于區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1個月提交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預審和區人大財經委初審。經初審后由區政府提交區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五)預算批復階段(202413月)。

區財政局在區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區級預算草案之日起20日內,批復區級部門預算;區級各部門(單位)在區財政局批復本部門和單位預算之日起15日內,批復所屬單位預算。

四、編制預算和規劃的工作要求

(一)完整編報收入預算。

1.規范政府收入預算編制。區級收入預算編制,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財政政策相銜接,實事求是、合理測算。嚴格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及時足額征收法定應征的預算收入,如實反映財政收入情況,提高收入質量。嚴禁將政府非稅收入情況與征收單位預算申請及安排掛鉤。

2.完整編報部門(單位)收入。區級各部門(單位)要依法依規將取得的各類收入納入部門預算,加強所屬單位事業收入、單位經營收入等非財政撥款收入管理,準確預計上年結轉結余資金,在部門(單位)預算中如實反映,并統籌考慮各類資金來源合理申請預算,保障合理支出需求。部門(單位)非財政撥款收入可以滿足支出需要的,原則上不再申請財政撥款。有非稅執收職能的區級各部門(單位)要合理預測非稅收入規模,編報非稅收入征收預期。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收入管理,資產出租、處置收入按規定上繳國庫或納入部門預算。

(二)規范編制支出預算。

將項目作為部門和單位預算管理的基本單元,預算支出全部以項目形式納入項目庫,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未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一律不得安排預算。

1.基本支出預算編制。區級各部門(單位)編制基本支出預算應合理安排財政撥款資金和其他資金來源,凡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應優先用于保障基本支出的合理需求。要準確填報單位、人員基礎信息,嚴格執行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接待費等公務經費管理規定,落實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等財政保障政策,嚴禁超范圍、超標準編報津貼補貼、獎金,或以各種名義違規安排個人補助。

2.項目支出預算編制。區級各部門(單位)要做實做細項目儲備,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應當按規定完成可行性研究論證、制定具體實施計劃等各項前期工作,做到預算一經批準即可實施。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項目支出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實施單位,除應急、救災等特殊事項外,區級部門不得代編應由所屬單位實施的項目預算。嚴格執行項目支出分級分類管理,準確劃分項目資金預算級次,將用于區本級的支出編報到部門預算,用于補助鎮街的支出編報到轉移支付預算。規范編報項目概況、立項依據、績效目標、預算科目等要素,確保項目支出內容的完整性、規范性。

3.轉移支付預算編制。按規定加大轉移支付提前下達力度,按照現行鎮級財政體制,會同財政提出補助鎮街的項目及金額,分別納入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編制。

4.資產基礎信息及支出預算編制。區級各部門(單位)應完整、真實填報單位房屋、車輛、設施設備等資產信息,將資產信息作為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應根據履職和事業發展的需要,結合資產存量、資產配置標準、績效目標和財政承受能力配置資產,購置、建設、租用資產應當提出資產配置需求,編制資產配置支出預算。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為資本性支出、資本金注入和政府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并形成資產的,應依據項目庫資產配置信息細化資產配置預算。

5.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凡屬政府采購范圍內的事項,要應編盡編政府采購預算,按標準及要求細化、規范填報采購項目、采購品目、金額等信息,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政策要求。政府采購項目在部門預算“二上”環節即可開展意向公開,市級各部門(單位)應提前做好項目規劃、盡早開展意向公開,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執行。

6.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編制。在《重慶市市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范圍內,屬于政府職責范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可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購買服務的主體在編報年度部門預算時,應當反映政府購買服務支出情況,依法依規編制政府購買服務預算,形成全年政府購買服務計劃后嚴格執行。購買服務工作應按照政府采購法有關規定確定承接主體,并簽訂合同。要加強對服務提供全過程的跟蹤監管和對服務成果的檢查驗收。按相關要求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預算信息公開,開展預算績效評價。

(三)完善中期財政規劃。

區級各部門(單位)要同步編制20242026年部門中期財政規劃,提出未來三年部門收支預計情況。財政部門審核匯總部門(單位)中期財政規劃后,結合收支形勢,綜合形成區級中期財政規劃。對各類合規確定的中長期支出事項和跨年度項目,要根據項目預算管理要求,將全生命周期內對財政支出的影響納入中期規劃。

附件:2024年區級部門預算編制政策及口徑說明

?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925

(此件公開發布)

?

附件

2024年區級部門預算編制政策及口徑說明

?

按照《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要求,區級預算分為政府預算、轉移支付預算、部門預算、單位預算。項目庫管理是預算管理的基礎,預算項目是預算管理的基本單元,全部預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均需以預算項目的形式納入項目庫,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分為前期謀劃、項目儲備、預算編制、項目實施、項目終止等階段,全流程動態記錄和反映項目信息變化情況。

預算項目按照支出性質和用途分為人員類項目、運轉類項目、特定目標類項目。其中:人員類項目支出、運轉類項目中的公用經費項目支出對應部門預算中的基本支出;特定目標類項目支出、運轉類項目中的其他運轉類項目支出對應部門預算中的項目支出。2024年預算編制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財政部門和區預算單位按照系統統一表格及有關規定,分別編制各項收支預算。具體包括單位基礎信息維護、收入預算、基本支出預算和項目支出預算等。

部門預算編制目前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行方式,部門(單位)預算錄入采用線上方式,領導(分管領導)審核采用線下簽字確定方式。

一、單位基礎信息維護

所有列入預算管理的單位都應當維護單位基礎信息,單位基礎信息包括單位信息、人員信息、資產信息等信息。單位基礎信息的維護由財政部門和區級預算單位共同維護,需要財政確定或通過其他部門獲取的信息由財政部門統一維護(比如:單位類型、單位經費保障方式、單位公用定額類檔級等),其余信息由預算單位據實維護。(見“基礎信息—單位基礎信息維護”模塊)。

(一)單位信息。包括單位基本信息、單位擴展信息、單位車輛信息、單位學生人數、涉密單位人員信息。

1.單位基本信息

單位基本信息包括單位代碼、單位名稱、單位簡稱、部門標識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單位類型、單位行政級別、單位經費保障方式、單位公用定額類檔級、單位地址、單位負責人、單位標識、部門類型等24項基本信息。其中,由財政部門統一維護的基本信息:單位編碼、單位名稱、單位公用定額類檔級;其余信息由區級預算單位據實維護。

2.單位擴展信息

單位擴展信息主要是對單位人員數量、績效工資等信息的統計,用于基本支出項目的編制。包括人員編制文件名及文號、人員編制數、實有人數、長聘人員人數、遺屬人數、事業單位人均基礎績效、事業單位人均超額績效工資、運動員平時訓練獎總量等信息。其中:實有人數通過“人員信息—在職人員情況表”自動計算;長聘人數和遺屬人數通過人員信息其他人員情況表自動計算。事業單位人均基礎績效、事業單位人均超額績效由財政統一維護,主要來源為區人社局批準的單位績效工資情況(一般以上年為準)。其余信息由區級預算單位提出申請,財政部門核實后統一維護。

3.單位車輛情況

單位車輛情況主要是對單位車輛信息的統計,用于公車運行維護費等支出預算的編制。主要包括車輛編制文件文號、車輛編制數和車輛實有數。其中:車輛編制文件文號、編制數由單位據實維護;車輛實有數根據“資產信息—車輛存量信息”自動計算,車輛編制文件文號及車輛存量信息維護由單位提出申請,財政部門核實后統一維護。

4.單位學生人數

單位學生人數主要是對中學、小學、中職等各類學校在校學生人數的統計,由各預算單位根據2023年秋期學年初報表中的學生人數為預算基數據實維護。

5.涉密單位基礎信息

涉密單位基礎信息主要用于統計涉密單位的基礎信息,包括涉密單位人員、車輛、工資津補貼、績效工資等信息。由于具有涉密性質,不便于填錄明細信息,由區級預算單位據實維護統計信息,用于基本支出等各項預算編制。

二)人員信息。包括在職人員情況表、離退休人員情況表、其他人員情況表。

1.在職人員情況表

在職人員信息表主要統計單位實有在職人員的相關信息,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證、學歷、人員身份、職務職級、工資、各項津補貼、績效工資等信息。

在編人員情況表由財政部門統一維護。預算編制啟動后,財政部門將市人社局工資軟件系統中的單位在職人員信息統一維護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作為區級預算單位基本支出項目編制的主要依據。為確保基本支出編制的準確性,請各單位在預算編制前對基礎信息進行詳細核實,若與實際不符,或者預算最終確定前(一般為10月底前)預算單位人員出現較大變化,請及時對接財政部門,同步提供人社部門批準的人員信息表,由財政核實后統一重新維護。

2.離退休人員情況表

離退休人員情況表主要統計單位離退休人員相關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別、人員狀態、參加工作時間、離退休時間、離退休時職務、基本離退休費、離退休生活補貼、保留津貼、老糧貼、護理費等。

離退休人員情況表由財政部門根據人社部門提供的數據進行整理,請預算單位在預算編制前對基礎信息進行詳細核實,確認無誤后由預算單位自行維護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

3.其他人員情況表

其他人員情況表主要統計單位非在編的其他人員信息,按照《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要求,目前市級需統計的其他人員信息包括長聘人員、遺屬和消防人員。

(三)資產信息。包括房屋信息、車輛信息、土地信息、大型設備信息和其他資產信息。

單位資產信息是單位資產存量情況以及反映資產形成過程、資產特性、資產管理等情況的信息,是預算編制、審核、執行、核算等環節的重要基礎支撐。目前所有資產信息暫由預算單位據實維護,其中:車輛信息將直接用于公車運行維護費等項目的預算編制。請預算單位認真做好資產清理,原則上本單位資產信息應填盡填,確保資產信息完整準確。財政部門將加快推進預算管理系統與資產系統對接,實現系統間數據的共享共用。

二、收入預算編報

收入預算分為政府預算收入和單位預算收入。政府預算收入主要由財政部門負責編制,單位預算收入主要由預算單位負責編制。

(一)政府預算收入。包括稅收收入、非稅收入、債務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上解收入、上年結余收入、調入資金、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

其中:非稅收入由具有非稅收入執收職能的單位通過編制非稅征收預期,經主管部門初審、財政部門終審后匯總生成。具有非稅收入執收職能的單位應根據上年度非稅收入征收情況,結合本年收入項目、標準等因素變化情況,科學預測,并在一體化系統“預算編制—單位預算—非稅征收預期—編制征收預期”中編制上報。非稅收入預算應當嚴格區分資金性質編列,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確定的范圍、口徑準確編制,不得將學校學生繳費、醫院醫療服務收入等事業單位的事業收入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經營性收入編入非稅收入。

其余政府預算收入由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編制。(見預算編制政府預算收入預算模塊)。

(二)單位預算收入。包括財政撥款收入、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單位資金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以及上年結轉結余資金。區級預算單位應做到收入預算應編盡編,除財政撥款收入外,預算單位應合理預測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單位資金收入和上年結轉結余,納入年初預算編制,完整反映單位收入全貌。(見預算編制單位預算一上申報單位預算收入預算模塊)。

1.財政撥款收入。指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撥款。由預算單位編制的財撥支出預算自動生成,不需要預算單位單獨編制。

2.財政專戶資金收入。指繳入財政專戶、實行專項管理的高中以上學費、住宿費、高校委托培養費、函大、電大、夜大及短訓班培訓費等教育收費。單位根據教育收費標準、學生人數等合理預計。

3.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費)。單位根據本年度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計劃,結合上年度收入等情況進行預計。

4.上級補助收入。指從主管部門或上級單位取得的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補助收入。單位結合上年度上級補助收入等情況進行預計。

5.附屬單位上繳收入。指本單位所屬下級單位上繳給本單位的全部收入(包括下級事業單位上繳的事業收入、其他收入和下級企業單位上繳的利潤等)。單位結合上年度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等情況商附屬單位進行預計。

6.事業單位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單位應當根據本年度事業單位經營活動計劃,結合上年度事業單位經營收入規模、經營狀況和市場行情等因素進行預計。

7.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債務收入(不含政府債券、政府向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組織貸款)、投資收益等收入。單位根據情況合理預計,全部編入預算。

8.上年結轉結余資金。包括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財政專戶管理資金結轉結余和單位資金結轉結余。

三、基本支出預算編報

各項基本支出預算根據財政部頒布的《2024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及以下口徑編制。基本支出暫以202310月統發工資情況為基數(借用人員按有關規定由原單位編制)。年度執行中因人員調整形成的增減變化由預算單位申報,區財政統據實清算。

(一)編制流程

1.項目登記。

基本支出所有項目由財政部門負責登記,按照基本支出保障政策設定公式并授予相應預算單位。(見“項目庫—項目儲備—項目登記”)

特定目標類項目。第一步:預算單位在基礎信息匯總項目錄入單位審核部門審核財政局業務科室審核;第二步:預算單位在匯總庫項目登記部門審核

2.申報預算。預算單位在“預算編制—單位預算—“一上”申報—支出預算—人員類、運轉類或特定目標類”,選擇財政授予本單位支出項目,點擊“編輯申報明細”,補充年度預算表相關信息。

說明:(1)基本支出項目原則上由財政按照保障政策設定公式自動生成金額,單位只需編輯基本支出項目內容不需要手動填報金額。(2)若單位存在自有資金來源安排基本支出的,請預算單位在年度預算表中自行補充填報。(3)基本支出績效目標表財政已統一設置,不需要預算單位單獨填報。

(二)編制口徑

1.工資福利支出

1)基本工資、津補貼、事業人員(基礎績效)。按區人力社保局核定的工資標準,以202310月份當月應發工資數為基數編制(借用人員按有關規定由原單位編制)。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層衛生院)基礎績效按區人力社保局核定標準的50%編制。

2)年終一次性獎金。指行政單位公務員(含參公人員)在職職工增發一個月基本工資。

3)公務員基礎績效獎及公務員年度考核獎,根據相關政策文件編報。以202310月份當月應發的公務員基礎績效獎為基數編制(借用人員按有關規定由原單位編制)。

4)公務移動通訊費補助。行政(參公)單位在職人員公務移動通訊費補助在單位公用經費綜合定額中列支,不單獨編制預算。

5)事業人員超額績效(平時考核、目標考核)。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人員平時考核按19800/*年編制,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層衛生院)平時考核按9900/*年編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事業人員目標考核按市級政策編制,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基層衛生院)目標考核按市級政策的50%編制。

6)醫療個人賬戶墊底資金。按實有在職人員人數×1600/*年編制。

2.保險計提。(本處保險計所指的工資性收入20239月份當月應發工資數)

1)住房公積金。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公務員年度考核獎)×12%編制。

2)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16%編制。

3)職業年金。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8%編制。

4)基本醫療保險金。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8.5%編制(含生育保險0.5%);離退休職工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

5)大額醫療保險金。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1.5%編制。離退休職工不繳納大額醫療保險。

6)二次醫療保險金。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2%編制。

7)失業保險。按在職事業人員工資性收入×1%編制。

8)工傷保險。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0.3%編制(教育衛生事業單位按0.6%編制)。

9)工會經費。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2%編制(其中預算單位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1.2%編制,區總工會預算的全區工會工作支出部分,據實測算支出后編制預算;公辦學校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2%×90%編制預算,區教委集中部分按各公辦學校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2%×10%編制預算。)

10)職工福利費。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3.5%編制。

11)職工教育經費。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1.5%編制(其中:行政事業人員的職工繼續教育經費50%部分統一編入區委組織部,50%部分編入預算單位)。公辦學校按在職人員工資性收入的1.5%編制(渝府辦發〔201977號)。

3.其他

非財政供養人員(編外用工)。經區政府批準使用的編外用工(機關事務局服務人員、公安文職(協勤)、市政執法、環衛工人、交通執法、公路養護人員、校園安保等)待遇標準,區政府已審批標準的按審批標準編制,未審批標準的不得納入預算安排。

4.商品和服務支出

1)公用經費綜合定額。一檔:區級四大班子及常委部門,按在編在職人員(下同)37000//年編制;二檔:其它黨委、政府序列部門及群團組織按33000//年編制。計生協會、紅十字協會、文聯、僑聯、科協、婦聯、團委、工商聯、農工民主黨、網信辦編制少于10人的其它黨委、政府序列部門及群團組織參照一檔編制;三檔:黨委政府序列單位的下屬單位(含正處級單位)按30000//年編制;其它:根據中央政法保障轉移支付標準,政法系統公安按37000//年、公安輔警按20000//年編制,司法部門按33000//年,消防隊按37000//年編制。

2)公務車輛運行費標準。公務車輛運行費按公車改革后保留車輛確定,具體車輛數由區機關事務局提供。一檔:區級四大班子及常委部門按40000//年編制;二檔:其它黨委、政府序列部門及群團組織、政法系統按35000//年編制;三檔:一般行政事業單位按30000//年編制。學校和差額單位不單獨預算公務車運行維護費。

3)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及雜費。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學校分別編制,其中:所有公立學校納入區教委二級預算單位管理,其部門預算編制由區教委統一編制、審核、匯總及上報。學生生均公用經費由財政統籌上級和本級財力安排,其標準為(渝財教〔201665號文件):公辦學校幼兒園按等級分別為一級園700/*年、二級園600//年、三級園500/*年,小學700/*年,初中900/*年,高中1300/*年(渝財教〔202152號文件),職中2000/*年(渝財文〔2021294號文件),特殊教育學校6000/*年。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教育學校學生200/*年,農村不足100人的小規模學校按100人編制,學生人數按每年秋季實有學生人數執行。

4)離退休人員管理經費。按基本離退休費及離退休補貼(不含健康修養費)的3.5%編制。

5.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1)離退休費。退休人員養老待遇已由社保基金發放,各單位不再編制退休費預算。離休人員離休費以202310月份當月應發數編制。按照渝委老〔201169號文件規定,離休人員按參加工作時間分標準預算增加生活補貼部分。

2)離退休健康休養費。按市級政策編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待在職人員考核后據實同步發放.差額撥款單位(基層衛生院)按市級政策50%編制。

3)撫恤金、救濟費。由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長期贍養、長休人員等其他人員的生活補助,按現行政策標準編制。

4)老干部護理費。根據相關文件規定編制。

5)遺屬生活補助。按區人社部門文件規定標準編制。

6)撫恤喪葬費和其他費用。撫恤喪葬金按區人社局審核文件追加預算,其他費用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編制。

7)離退休人員醫療個人賬戶墊底資金。離退休人員按2000/*年編制。

8)其他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按財政供養對象和國家現行政策編制預算。

9)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鄉鎮衛生院,按現行政策標準編制預算。

(三)基本支出項目公式設置

按照相關政策,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項目主要分為工資津補貼類、績效工資類、保險計提類、單項人員政策類、離退休人員類、公用經費定額類等。大部分基本支出項目預算金額均由系統自動生成,財政部門已根據相關保障政策將公式設置進系統,預算單位可以通過基礎信息項目基礎信息基本支出測算公式查詢查詢。

1.工資津補貼類

1)基本工資=在職人員信息表中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技術等級工資+機關工人崗位工資+事業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試用工資+提高10%工資+保留工資+浮動工資)×12

2)規范性津補貼=在職人員信息表中的規范性津補貼×12

3)其他津補貼=在職人員信息表中的(特殊崗位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警銜津貼+政法工作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保留津貼+老糧貼+其他津補貼)×12

4)年終一次性獎金=在職人員信息表中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技術等級工資+機關工人崗位工資+試用工資。

2.績效工資類

1)基礎績效工資=在職人員信息表中的基礎績效工資×12

2)事業超額績效工資=單位擴展信息表中(事業管理人數+事業專技人數+事業工人人數)×19800

3)年終事業目標超額績效=單位擴展信息表中(事業管理人數+事業專技人數+事業工人人數)×標準。

3.保險計提類

工資性收入=基本工資+規范性津補貼+(其他津補貼-執勤崗位津貼-政法工作津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事業單位基礎績效。

1)基本養老保險=(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16%

2)職業年金=(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8%

3)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合并并入)=工資性收入×8.5%

4)在職人員二次醫療保險金=本單位在職職工工資性收×2%

5)工傷保險(除教育衛生事業單位)=工資性收入×0.3%;工傷保險(教育衛生事業單位)=工資性收入×0.6%

6)失業保險=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在職職工工資性收入×1%

7)大額醫療互助基金=工資性收入×1.5%

8)特殊醫療保險。由各預算單位手動編制。

9)住房公積金=(工資性收入+公務員基礎績效獎+公務員年度考核獎)×12%

10)工會經費=工資性收入×2%×0.6。(學校:工資性收入×2%×0.9,教育:學校工資性收入×2%×0.1。)

11)福利費=工資性收入×3%

12)職工教育經費=工資性收入×1.5%(學校按照工資收入1.5%編制)(其中:行政事業人員的職工繼續教育經費50%部分統一編入區委組織部,50%部分編入預算單位)

4.單項人員政策類

1)公務員基礎績效獎金:按照區人社局核定金額編制

2)公務員年度考核獎=公務員及參公事業人員實有人數×標準。

3)在職門診醫療補助(醫保墊底資金)=在職職工人數×1600元。

4)公務交通補貼=在職人員信息表中的公務交通補貼×12

5)生活補助。遺屬、建初人員生活補助,由各預算單位手動編制。

5.離退休人員類

1)離休費=離退休人員情況表中的(基本離退費+其他津補貼+保留津貼+老糧貼+護理費)×12+離退休人員情況表中的增發2-4個月基本離休費。

2)退休門診醫療補助(醫保墊底資金)=退休人員人數×2000

3)健康休養費=離退休人數×標準。

四、項目支出預算編制

(一)項目管理方式

項目支出預算編報特指部門預算中的項目支出,即特定目標類項目支出、運轉類項目中的其他運轉類項目支出。區級項目支出采取分級分類管理:

1.分級管理。區級項目支出采取分級管理,分為一級、二級項目。一級項目,按照主管部門主要職責設立,并由主管部門作為項目管理主體。二級項目,由具體預算單位,選擇對應的一級項目自主設立,每個一級項目通常包含若干二級項目。

2.分類管理。項目按照財政口徑劃分為一般性項目、重點專項項目。

一般性項目,特指具有預算單位行業特點,需要安排用于保障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相關工作需要的項目,主要包括:運轉性項目,指行政事業單位向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發生的成本性開支(如:網絡經費、軟件系統及維護費、大型會議費、大宗印刷費、橋梁及涵洞維護費、交通護欄維護費、路燈費、市政設施維護費、市政清掃保潔和綠化管理費等);人員性項目,指非在編人員、非財政供養人員(編外用工)、遺留問題人員等涉及臨時人員個人經費的項目。經區政府批準使用的編外用工(機關事務局服務人員、公安文職(協勤)、市政執法、環衛工人、交通執法、公路養護人員、校園安保)待遇標準,區政府已審批標準的按審批標準編制人員補助經費,未審批標準的不得納入預算安排;征收工作經費,指非稅收入征收過程中需安排成本性開支的項目,執行中預撥資金,年終依據區政府相關批示據實清算。

重點專項項目,主要是指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及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實現特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安排的財政資金,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非行政成本類資金,不能用于彌補基本支出不足。。

3.期限管理。項目按照立項時間不同分為延續性項目和新增項目。延續性項目,指以前年度已批準納入預算、并已確定需在本年度或以后年度預算中繼續安排的項目;新增性項目,指本年度新增的需列入預算安排的項目。項目按照實施期限分為常年性項目、階段性項目和一次性項目。常年性項目,指為履行常規性工作職能而在每個預算年度持續發生的項目。階段性項目,指經批準并已明確分年度預算,需在本年度安排預算的項目;階段性項目必須明確項目的起止年限,未經批準,部門不得自行變更項目名稱、內容。一次性項目是指在預算年度內一次性安排完成的項目。

4.績效管理。實施事前績效評估,從立項必要性、實施可行性、投入經濟性、籌資合規性、績效目標合理性、財政投入可持續性等方面評估項目。對擬新出臺的重大政策和新增重點專項一級項目及新增重點專項二級項目中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項目實施評估,預算編制時需填報事前績效評估表。實施績效目標管理,區分項目績效、部門整體績效兩個維度,設置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項目績效指標應反映項目預期達到的產出、效益和滿意度。重點專項一級項目、二級項目、轉移支付項目績效指標應不少于5個。部門整體績效指標應反映部門整體的運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職效能、社會效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服務對象滿意度,部門整體績效指標應不少于6個。

(二)教育項目支出

學校收取的教育收費全部統籌用于教育項目支出,項目支出按輕重緩急安排勞務費、硬軟件建設、項目建設以及彌補公用經費不足等。學校收取的教育收費收入安排的支出由區教委統一編制,區教委在執行中予以統籌安排撥付。區委黨校參照執行。

五、差額單位部門預算編制口徑

醫院按照全口徑編制全年支出預算,分別按財政補助、事業收入等資金渠道全額編制。

財政補助項目:一是公立醫院(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按照相關文件執行和完成上級下達任務所需的經費;二是基層醫療機構(鎮街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支出由單位根據實際需要,按輕重緩急結合單位實際提出項目計劃;三是村衛生室補助按照上級政策要求編制。

六、自收自支單位部門預算編制口徑

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除規定的項目在財政撥款(補助)收入中安排外,其余支出由本單位組織的收入按規定用途安排。預算支出標準參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支出標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霸州市| 普安县| 五河县| 车险| 阿拉善左旗| 沈阳市| 朔州市| 托克托县| 石首市| 屏山县| 浦城县| 桐乡市| 钟山县| 年辖:市辖区| 略阳县| 平利县| 嘉兴市| 社会| 湟中县| 巩留县| 新邵县| 库车县| 东山县| 屯昌县| 香格里拉县| 多伦县| 西藏| 依兰县| 屏南县| 石狮市| 肇庆市| 简阳市| 赫章县| 成武县| 长海县| 射洪县| 华亭县| 庄河市| 奇台县| 曲水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