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重慶市潼南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關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按照《中共重慶市潼南區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報送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的通知》要求,現將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及2022年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成效
2021年以來,我辦始終秉持“規范行政行為、優化政務環境、助推經濟發展”基本理念,全面貫徹《行政許可法》《重慶市政務服務管理辦法》,在工作中突出法治的規范、保障和引領作用,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便利化。9月,我辦主導開展的行政許可案卷評查工作入選重慶市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并被依法治市辦上報中央依法治國辦參加全國評選。
(一)加強組織領導。我辦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形成了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分管負責人具體抓、綜合科牽頭抓、業務科室配合抓的工作機制,同時將法治建設納入2021年度工作計劃,與重點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進,公開招錄2名法學專業本科生,進一步優化干部隊伍法治素養,為推進法治建設工作提供專業支撐。
(二)抓實理論學習。利用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行政辦公會、干部職工會議、專題學習研討等,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及有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定期開展政務法治講堂,積極組織機關職工及政務中心工作人員集中觀看《公務員依法行政入門》《國家治理為什么需要法治》等學習視頻,著力提升政務服務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
(三)推進依法行政
1.聚焦基礎建設,打造一流政務平臺。一是夯實實體平臺。會同編辦在33個政務服務部門設置審批服務科,統籌落實“三集中三到位”。優化服務場所,設置164個“一窗綜辦”窗口,占比達90.6%。二是優化網上平臺。拓展30余種方式推廣“渝快辦”平臺,4479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上網運行,全年辦件總量達80.8萬件,歸集政務服務“好差評”數據63.87萬條,群眾滿意率99.96%。
2.聚焦改革落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一是推行告知承諾制改革。協同區司法局、區發展改革委建立協作機制,對56項證明事項和1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改革,共辦理群眾申請9000余件。二是統籌推動“跨區域通辦”。出臺制度規范,設置“通辦專區”,140項“跨省通辦”事項、148項“西南五省通辦”事項、210項“川渝通辦”事項和362項“跨區縣通辦”事項已全部實現異地可辦,潼南區作為唯一區縣代表應邀參加川渝兩省市共同舉辦的“川渝通辦”改革成效新聞發布會,展示我區“川渝通辦”改革工作成效。三是探索推行“出生一件事”聯辦改革。匯同區大數據局,協調整合公安、人社、醫保、醫院等單位涉及的與新生兒相關的7個事項,重構業務流程,整合申請表單,設立綜合窗口,建設數據平臺,有效解決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多環節、多處跑、多次跑等問題,獲得廣大群眾點贊,被《重慶日報》等媒體爭相報道,全市推廣。
3.聚焦業務督導,強化政務效能監管。一是強化專業督導。充分發揮政務督導與政務協調職責,協調并督導各政務服務部門規范、有序開展政務服務。指導區文化旅游委組織召開娛樂場所經營活動許可聽證,確保行政許可聽證程序合法規范。二是首創案卷評查。聚焦政務服務監督,以《行政許可法》《重慶市政務服務管理辦法》《重慶市行政執法基本規范(試行)》和《潼南區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標準》為依據,出臺《重慶市潼南區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標準》,在西部地區率先建立行政許可案卷評查制度,填補了常態性、專業化監督行政許可行為的制度空白。采取部門自查自評與政務管理辦集中抽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查,集中評查27個政務服務部門行政許可案卷40卷,發現并督促各部門整改問題13類58項,有效規范行政許可,全面優化政務環境,為全區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各政務服務部門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實施行政許可程序逐漸規范,執法水平穩步提高。
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加強思想引領。始終把深化法律思想引導作為重要抓手,積極開展法治理論學習,深學踐悟黨紀法規,深入學習《憲法》《監察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系統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廉潔自律準則》等黨內法規,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看問題、找路子、作決策,堅決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組織班子成員及干部職工學習各類法律知識、規章條例等內容,參加法治理論抽考和網上法治理論知識考試,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強化權力制約。將推進法治建設和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列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述職報告內容,向區委書面匯報2021年法治建設情況。貫徹落實人大有關政務服務工作的決議和審議意見,主動向人大匯報工作,誠懇接受人大監督。積極辦理提案議案,著力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加快重點事項改革、推動政務服務創新、加強政務服務保障等工作,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優化政務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落實政務公開。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將政務辦門戶網站作為政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開設政務公開、新聞動態、網上審批、網上服務大廳等政務專欄,及時公開上級政策文件執行及政務服務改革舉措落實情況,將政府職能的履行情況置于陽光下。主動公開政務信息90余條,利用行政服務中心公眾號推送工作信息110余條。
(四)堅持法制審核。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專職律師,逐步形成以本辦公職律師和社會專職律師共同審核把關的法制審核機制。在服裝采購、房屋租賃、外部物業對外締約等涉法事務中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有效防范重大風險。法律顧問全年參與政務辦重大行政決策研究25次,審查各類合同25件。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及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
總結今年以來的工作情況,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工作中還存在干部職工法治思維能力不足、個別干部學法用法意識不強、依法行政能力還有待加強、政務服務能力提升不夠等問題。2022年,我們將繼續秉持“規范行政行為、優化政務環境、助推經濟發展”的基本理念,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難點”“堵點”,著力夯基礎、重執行、強督導,采取“四個一”改革措施,全力打造規范、高效、便捷、法治化的政務環境。
(一)推行“一門辦”。堅持集成辦理為常態、分散辦理為例外的原則,實施政務中心進駐事項負面清單制度,推進全區43個政務服務部門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實行“首席代表負責制”,杜絕“廳外循環”,群眾辦事“只進一門”。
(二)是推行“一窗辦”。分領域推進“一窗綜辦”改革,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并聯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無差別辦理模式,以點帶面,進而推動“全領域”無差別受理,群眾辦事“只跑一窗”。
(三)推行“一網辦”。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一方面,依托“渝快辦”政務平臺,開發“潼易辦”特色政務服務小程序,讓“跨省通辦”“川渝通辦”“一件事聯辦”等業務能夠“掌上可辦”;另一方面,建設電子證照及申請材料復用數據庫,初步實現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協同服務,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四)推行“一次辦”。聚焦企業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推出“出生一件事”“企業開辦一件事”“人社服務一件事”等套餐式聯辦集成服務,暢通線上線下渠道,真正實現關聯事項“一次申請、一次辦好”,力爭做到讓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
?
重慶市潼南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2022年1月17日????????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