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應急管理局行政規范性文件
重慶市潼南區應急管理局 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
關于印發《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認定與管理辦法》的通知
潼應急〔2021〕75號
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做好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創建工作,根據《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重慶市教委委員會重慶市地震局關于印發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認定與管理辦法》要求,并結合我區實際制定了《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認定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各有關單位認真組織開展創建工作,切實提高地震科普宣傳教育實效。
區應急局聯系人及電話:
雷 虎 44568529
區教委聯系人及電話:
毛 磊 44576136
重慶市潼南區應急管理局 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認定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鼓勵我區中小學校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規范我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管理,進一步發揮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地震科普宣傳活動實效,根據《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認定與管理辦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以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宗旨,以提高中小學生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為目標,使廣大中小學生牢固樹立熱愛科學、珍愛生命的意識,全面加強素質教育。
第三條 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申報、評審和認定實行推薦評審認定制度,由區應急局、區教委負責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審定和授牌工作。
第四條 全區中小學校要積極參與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活動,不斷創新宣傳教育方式,提高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水平與實效。
第二章 申報資格與條件
第五條 凡經我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全日制中、小學校,且達到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均具備申報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的資格。
第六條 申報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學校所有的教學樓、住宿樓等建筑的設防標準必須達到《抗震設計規范》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規定的當地設防基本烈度(已開展地震小區劃的按照中國地震局批準的小區劃結果為設防標準)。
(二)學校思想認識到位,制度建設到位,宣傳教育到位,教學經費、教學設備投入到位。防震減災科普工作要有專職校領導分管,具有相對穩定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專職或兼職教職工,并健全工作機制。
(三)制定地震科普宣傳教育工作計劃,落實地震科普宣傳教育經費,積極提供開展地震科普宣傳教育活動的條件,保障地震科普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學校常年設有地震科普宣傳欄,圖書館(室)有一定數量的地震科普圖書,有學校網站或校辦刊物的學校要開辟地震科普宣傳專欄專版。
(五)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要納入學校安全教育內容,要聘請校外兼職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輔導員進行輔導,要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實踐課外興趣活動,在“防災減災日”等特殊時段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六)學校要制定地震應急預案、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地震應急志愿者隊伍,設置應急避險場地及緊急疏散路線指示標志。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由全校師生參加的地震災害緊急避險疏散演練活動。
(七)組織學校師生積極參與各級地震、教育部門組織開展的地震科普、知識競賽等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們科學地認識地震,學習掌握防災減災救災知識與技能。
(八)學校常年設有科普室,配置與地震有關的科普設施,以及心肺復蘇術假人、救護擔架、三角巾等急救器材。
(九)學生參與防震減災知識競賽或科普活動達80%以上。
(十)科普活動檔案資料齊全。
第三章 申報時間與申報流程
第七條 凡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可于每年10月20日前向區教委和區應急局提出認定申請,并提供以下材料(各1式3份):
(一)申請報告。報告應當圖文并茂,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計劃、工作開展情況和工作總結等材料;
2.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情況;
3.學校校舍抗震設防情況的有關文件材料;
4.領導重視、科普專欄、逃生演練、地震專課、師生參賽或科普活動、避難場所及疏散通道標識等圖文資料。
(二)填寫《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申請表》。
第八條 各學校按照本辦法第六條的要件形成申報材料,經學校領導班子研究審定后,與第七條申請材料一并報送區應急局、區教委進行初審。
第四章 認定程序
第九條 區應急局、區教委聯合成立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評估組,采取資料審查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對申報學校進行綜合評分,并提出評審意見。
第十條 評估組將評審意見報至區教委、區應急局,區應急局會同區教委最終審定,并聯合行文向全區公示,公示期后通報認定結果。
第十一條 通過認定的學校,將授予“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稱號,頒發牌匾和榮譽證書。對工作開展扎實成效顯著的區級示范學校,由區教委和區應急局聯合推薦創建市級、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成功后依照有關規定在考核中加分。
第五章 評估與管理
第十二條 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實行“競爭入選、達標認定”制度,被評選為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應當經常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地震科普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學生應對地震災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防震避震、自我保護、自救互救能力。積極組織和舉辦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活動,確保在校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第十三條 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應當選拔政治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熱愛地震科普事業的教職工承擔地震科普輔導員工作。支持地震科普輔導員參加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地震科普教學水平和能力。
第十四條 在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中成績顯著的教職工,區應急局、區教委將給予通報表彰。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五條 本辦法由區教委和區應急局負責解釋。
重慶市潼南區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
申 請 表
申請單位全稱(印 章):
申請單位負責人(簽名):
學校聯系人及電話:
申 請 日 期 : 年 月 日
填 寫 說 明
1.嚴格按規定的格式、欄目及所列標題如實、認真填寫。
2.嚴格按規定A4紙型打印,左側裝訂成冊。
3.在相應的選項□內劃“√”,有些選項可多選。
4.申請學校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審核后,單位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后報送。
5.申請表中填寫說明文字應當簡明扼要,未盡的說明可以在“重慶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申請報告”中詳細說明。
6.申請表一式三份上報,并隨附申請表的電子文本。
一、基本信息 | |||||
申請學校全稱 |
|
所在街(鎮) |
| ||
學 校 性 質 |
| ||||
學 校 地 址 |
|
郵政編碼 |
| ||
法定代表人姓名 |
|
聯系電話 |
| ||
申請單位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 ||
在校生人數: 人 教職員工人數: 人 | |||||
二、學校房屋建筑基本情況 教學樓建筑面積: 平方米 宿舍樓建筑面積: 平方米 建造年份: 年 建造年份: 年 改造加固年份: 年 改造加固年份: 年 建筑物是否達到本市建筑物抗震設防要求的規定: □達到 □未達到 |
三、防震減災科普管理制度 ①學校領導分管情況: □有明確分管領導 □無明確分管領導 ②輔導教師隊伍情況: □有專職教師 位 □有兼職教師 位 □無專兼職教師 ③相關工作列入相關領導和專兼職教師年度考核范圍情況: □已列入 □未列入 |
四、防震減災科普情況 ①防震減災科普計劃情況: □有教學目標,并納入年度或階段教學計劃 □無教學目標 ②防震減災教學情況: □開展防震減災科普, 學時/學年 □未開展防震減災科普 ③接受教育的學生情況: □各年級學生 □固定,年級 ④防震減災教材情況: □有教材 □無教材 ⑤防震減災科普普及情況: □接受專題教育的學生達到全校學生總數的%以上 ⑥興趣小組情況: □已經組織興趣小組,共 個 □未組織興趣小組 |
五、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情況 ①地震科普教室情況: □有地震科普教室,面積 平方米 □無地震科普教室 ②學校進行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途徑: □宣傳欄 □網站 □校辦刊物 □其它 ③學校圖書館(室):□有 □沒有 ④地震科普藏書: 種 冊 ⑤在下列哪些時段開展地震科普宣傳活動: □5.12全國防災減災日 □7.28唐山地震紀念日 □學校安全教育周 □其他時段(請具體說明): ⑥參加應急部門地震科普宣傳活動情況: □參加,每學年 次 □未參加 |
六、地震應急準備情況 ①應急預案制定情況:□已經制定 □未制定 ②應急避險場地設置情況:□已經設置,占地總面積 平方米, 可容納 名師生,占全校師生總數的 % □未設置 ③緊急疏散路線指示標志設置情況:□已經設置 □未設置 ④應急演練情況: □部分師生演練,每學年 次,在校學生參與率% □全校演練,每學年 次,在校學生參與率% □未演練 |
七、其他活動情況(可另附頁)
|
八、潼南區教委、區應急局認定意見
區教委負責人(簽字)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區應急局負責人(簽字)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