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生態環境局關于區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219號代表建議的復函
謝子清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新版〈重慶市噪聲污染防治辦法〉在潼南落地見效的建議》(第219號)收悉,感謝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就建議提出的有關問題函復如下:
一、加強宣傳教育
修訂后的《重慶市噪聲污染防治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為讓新“辦法”融入民心,我局及時組織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
一是組織開展培訓。于2024年3月4日,組織工業企業、物業管理、鎮街等相關單位人員對《辦法》進行了學習,并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對污染防治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新目標等內容進行了講解。二是日常宣傳多樣化。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辦法》納入流動宣傳欄、樓宇宣傳、微信公眾號、“六五”世界環境日等日常宣傳內容,讓廣大群眾熟知,踴躍參與噪聲污染防治行動。三是納入環保“十進”宣傳活動內容。制作《辦法》宣傳資料,在開展環保進“進社區、進家庭、進機關、進工地、進學校、進商場、進企業、進飯店、進醫院、進交通”活動中廣泛宣傳。
二、明確部門職責
噪聲污染源是一多元體,污染防治監管涉及多行業多部門,根據新“辦法”相關規定,組織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
一是建立責任清單。按照“辦法”相關條款要求,將工業噪聲、施工噪聲、商業噪聲、娛樂噪聲、生活噪聲、交通噪聲等污染防治設施的完善、監督管理納入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公安、經信等部門日常工作職責,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建立聯合管理制度。中考、高考等特殊活動期間,聯合開展噪聲監管、整治行動,為特殊活動創造寧靜的生活環境。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各相關單位根據“難點”、“熱點”噪聲環境問題,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通報相關信息,研究解決辦法,視情況開展聯合專項整治行動。
三、創新監管方式
為民眾創造寧靜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不斷探索靈活有效的監管方式,建立噪聲污染防治全方位立體化監管模式。
一是開展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根據城市聲功能分區,建設了兩個聲環境自動監測站,實行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適時監控聲環境動態,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二是加強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測。對噪聲排放較突出的重點工業企業、建筑工地安裝噪聲監控設備,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聯網,超過排放標準時自動報警,及時進行處置。三是強化排污單位自我管理。督促企業按要求開展噪聲自行監測,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四是推行寧靜小區創建,建立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居民的機動車鳴笛、裝修、寵物飼養、娛樂等行為,提高群眾主觀能動性。五是倡導公眾參與。把生活居住小區的噪聲防治納入物業管理內容,讓群眾自覺遵守噪聲管理有關規定;暢通“12369”環保投訴電話、微信平臺、政府各類公開信箱等投訴渠道,讓群眾及時反映噪聲問題,符合有獎環境獎舉報的按規定給予獎勵。
此復函已經彭緒仁局長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及時通過回執進行評價,以便我們改進工作。
??????????????????????????????????????重慶市潼南區生態環境局
?????????????????????????????????????????2024年4月15日
(聯系人:張莉;聯系電話:81658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