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農業抗旱防災減災技術 指導手冊
2022年農業抗旱防災減災技術
指導手冊
重慶市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2年8月
?
目 ???錄
?
第一章??農業生產防旱抗旱措施
一、甘薯防旱抗旱措施
二、秸稈覆蓋秋洋芋抗旱措施
三、蔬菜防旱抗旱措施
四、檸檬防旱抗旱措施
五、果樹防旱抗旱措施
六、畜禽養殖防旱抗旱措施
七、水產生產防旱抗旱措施
第二章 ?農業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二、畜禽養殖場防暑降溫技術
三、畜禽疫病防控技術
四、魚病防控技術
第一章 ?農業生產防旱抗旱措施
?
一、甘薯防旱抗旱措施
1.及時灌水。有條件的地方出現旱情時應及時灌水,灌水位置以壟溝為宜,避免直接向壟面灌水,灌水高度以壟高的1/3為宜;灌水時間應選擇清晨或傍晚地溫下降后。
2.覆蓋保墑。采用玉米秸稈等覆蓋物對壟面進行覆蓋,降低溫度,減少水分蒸發。
3.補充鉀肥。畝用0.5%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宜在早晚溫度較低時進行,以免高溫燒葉。
4.施抗旱劑。葉面噴施碧護等抗旱劑,可結合葉面補鉀進行,不能和強酸強堿性農藥混用。
?
二、秸稈覆蓋秋洋芋抗旱措施
1. 種薯選擇。選擇打破休眠期的早中熟洋芋品種作種,如費烏瑞它、渝馬鈴薯5號等,用健康脫毒種薯。
2. 帶芽播種。種薯用濕沙覆蓋催芽,出芽1厘米左右后播種。
3. 開溝作廂。廂面寬1.6米,溝深0.3~0.4米;在田埂四周開邊溝,對大田塊還需加開“十”字溝,溝深0.5米以上。
4. 重施底肥。每畝施洋芋專用復合肥40公斤。
5. 適時播種。在8月底~9月20日前播種。每畝種5000~6000株。
6. 秸稈覆蓋。洋芋播種后將稻草或玉米秸稈均勻覆蓋于廂面,覆蓋厚度不低于15厘米。若無秸稈土壤覆蓋也可。
7. 田間管理。如遇連晴高溫天氣,應早、晚噴水保濕,以免燒芽爛種。如遇洪澇,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田中積水。注意防治晚疫病。
8. 適時收獲。洋芋倒苗后撥開稻草即可揀收;可延期采收,比如到春節洋芋市場價上漲后再采收,提高效益。
?
三、蔬菜防旱抗旱措施
1.選擇耐熱蔬菜。夏秋高溫季節要選擇耐熱的蔬菜作物,如苦瓜、豇豆、莧菜、空心菜、耐熱小白菜等。
2.加強肥水管理。在高溫季節,土壤水溶液濃度增高,施肥應遵循少施多次,薄肥勤施;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有條件可進行噴霧降溫,從而有效降低田間溫度,減輕熱害。可用磷酸二氫鉀溶液、氨基酸液肥等連續多次進行葉面噴施,既有利于降溫,又能夠補充蔬菜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
3.覆蓋遮陽降溫。可在地面覆蓋秸稈、稻草等降溫保濕,以利于幼苗和成株生長。大棚設施上方覆蓋遮陽網,在高溫時段以及午間遮蓋,既要滿足作物生長光照需求,也要避免強光及高溫對植株的傷害。葉菜類蔬菜和秋冬季蔬菜育苗最好采用避雨栽培技術,大棚頂部覆蓋薄膜防雨,設置噴霧裝置。
4.合理安排農事。調整農事操作時間,中午高溫時段不進行農事操作,避免人員中暑。
高溫傷害后補救措施與技術
1.及時降溫。高溫傷害后,應立即采用覆蓋降溫或噴水降溫,可拉鐵線樹樁搭遮陽網或噴水降低溫度,以防止植株繼續受到高溫危害。對受熱害蔬菜進行葉面噴施抗旱劑;也可以用鈦微肥葉面噴施1-2次,有效減輕熱害,使其盡快恢復。
2.施藥保果。噴施生長調節劑減少落花落果。茄果類對氧苯氧乙酸溶液噴花,防止高溫落花,增強植株抗熱性,提高抗裂果,抗日灼能力。
3.科學灌水。在異常高溫下最好用井水串灌,可改善田間小氣候條件,以降低土溫,調低氣溫,從而減輕熱害。
4.改種葉菜。若受害嚴重時,及時清理田園,及時搶種補種瓢兒白、小白菜等速生葉類蔬菜。
?
四、檸檬防旱抗旱措施
1.做好水分管理。這也是目前果園重點工作。在有灌溉設施的果園,千方百計地解決灌溉水源問題,定期的灌水。在連續出現高溫天氣時,采取噴灌、滴灌等方式,定期適量地灌水,嚴禁漫灌。無灌溉設施或者水源有限的果園,可以采取穴灌的方式,在樹冠兩側滴水處各挖一個30立方厘米左右的穴,每次灌水50升每株,以降低樹周圍的溫度,保持樹體水分的供應,減少高溫危害。同時,在澆水時要注意澆水的時間,要避開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6點這一高溫時間段,盡量在晚上進行澆灌。
2.改善根系環境。采取秸稈粉碎、稻草、雜草等樹盤的覆蓋,覆蓋的厚度在10~20厘米,覆蓋物與樹干要保留10~15厘米的空隙或選留低矮的野生雜草,減少地面水分的蒸發,降低地表溫度,保持土壤疏松,保持根系正常的吸收能力。
3.采取物理降溫。對于面積較小的果園,可以采取拉遮陽網、遮陽傘透氣膜等物理降溫的方式,防止果實日灼,對幼樹和樹干裸露的果樹進行樹干涂白,既可減少病蟲害的危害,也可減少晝夜溫差,減輕日灼傷害。
4.提升樹體抗逆能力。在每天的清晨溫度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葉面噴施0.2%硫酸鉀+0.2%硫酸鋅物理降溫的同時,提升樹體的抗逆能力。
?
五、果樹防旱抗旱措施
1.爭取水源,及時灌溉抗旱。若遇干旱,應及時進行灌溉,盡可能爭取灌溉水源,對樹盤灌水要灌透,最好采用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
2.穴灌肥水。在果樹樹冠兩側滴水線內側,挖兩個對稱的孔穴,依次灌水大約40~50公斤/株,有條件的加入0.2%~0.3%磷酸二氫鉀,待水分下滲后立即回土,并用雜草或作物秸稈覆蓋樹盤或灌溉穴,覆蓋物厚20厘米左右,以減輕蒸發損耗。有條件的可結合使用抗旱劑。
3.成年果園(藥園)生草。一般三年生以下的幼齡園行間可間套種具有經濟價值的低矮糧油作物、或蔬菜、或中藥材等,亦可間種綠肥、牧草等。果園(藥園)生草推廣較好的草種有:白三葉、紅三葉等。
4.果園(藥園)覆草。提倡樹盤覆草,覆蓋厚度15~20厘米,覆草后蓋些土,防風、防火又可促進腐爛,如果采用新鮮的覆蓋物最好是經過雨季初步腐爛。要注意噴灑殺蟲劑防治草中的害蟲。果園(藥園)灌溉結合樹盤覆蓋,可有效減輕土壤的水分蒸發損耗。可以用作物秸稈、木屑、谷或麥殼、雜草等將裸露地面覆蓋,以減輕高溫傷害。
5.合理整形修剪,減少果樹(中藥材)負載。剪掉新梢、多余枝葉、灼傷葉片、日灼的果實,以減少水分蒸發和蒸騰作用。超載果園(藥園)嚴格疏除多余果子,修剪時注意傷口要少,修剪后要用封剪油盡快涂抹傷口,防止樹液蒸發。
?
六、畜禽養殖防旱抗旱措施
1.加強儲備水源。可通過打井,借老百姓的井,或者抽提附近江河、水庫、池塘等安全可靠的水作為儲備水源,但是要注意禁止使用工業污染和病原污染的水。對現狀沒有水源的地方,要組織力量開展應急送水儲水。
2.強化降溫措施。充分利用好水簾、風扇、遮陽網等設施設備做好防暑降溫,根據實際情況,可利用井水作為畜禽飲水,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兌上消毒水作為水簾降溫設施用水和沖洗圈舍,減少飲水壓力;
3.強化節水措施。1.改水沖糞為干清糞;2.控制飲水流量、定期檢修飲水設施和管網,做到不跑冒滴漏,浪費水資源;3.減少飼料飼喂量和飼喂次數,減少畜禽運動;4.改“長流水”為分時段供水,可每2個小時供水20min—30min,節約用水,防止不必要的浪費。
4.調整經營策略。在干旱缺水且無法滿足畜禽飲水需要的情況下,對幼畜禽、已過產蛋高峰期的家禽以及育肥期的肉用畜禽,可適當提前出籠、淘汰或出欄,減少因缺水導致的畜禽死亡損失。
七、水產生產防旱抗旱措施
1.補水加水,通過加高水位,降低底層水溫。
2.池塘消毒,用生石灰、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調節水質;池塘消毒需注意避免使用強刺激性藥物,比如硫酸銅、漂白粉等;消毒后注意觀察藻類變化,及時增氧。
3.選擇優質飼料投喂,較平常減少飼料投喂量;投喂飼料需注意嚴謹投喂未經加工的原性飼料,比如豆渣、酒糟、水草等。
4.消毒后,悶熱天氣,及時增氧。
5.水草管理,特別是蝦蟹養殖池塘的枯草、斷草要及時撈出。
6.控制密度,及時上市。
7.加強巡塘管理,做好管理。
8.安全生產,預防中暑,檢修老舊電路,避免過載等造成短路,產生危害。
?
第二章 ?農業病蟲害防治措施
?
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蔬菜類病蟲害防治
8月中下旬在土一年生農作物主要為秋季葉類蔬菜,秋季葉類蔬菜正處于苗期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主要有猝倒病、霜霉病、灰霉病、病毒病等,主要蟲害有小菜蛾、夜蛾科類害蟲、蚜蟲等。
????1.猝倒病是腐霉屬真菌引起的死苗,猝倒的病害,一般發生在幼苗出土到真葉展開的時期,在高濕情況下容易流行。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幼苗發病后立即拔除病苗,并用30%精甲·噁霉靈2000倍液,兌水噴霧法連續施藥3次,施藥間隔期為5—7天,噴施藥液量以苗床充分濕潤為宜。
2.霜霉病是寄生霜霉菌、萵苣盤梗霉菌等引起的葉篇淡綠色至紫黑色的病斑,病斑背后會有白色霜狀霉層,該病在高溫下容易發展為黃褐色的枯斑。苗床的防治方法是在已發生期或發病初期用80%代森錳鋅600倍液噴霧在中心病株即周圍噴藥保護,特別是老葉背面應噴到。
3.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幼苗病部水漬裝腐爛,并長有灰色霉層。當天氣干旱時病株會快速干枯死亡。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噴施50%腐霉利20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3-4次。
葉菜病毒病夏秋季最為嚴重,主要癥狀為苗期發病時葉片上會出現不規則病斑,淡綠色明脈等,以后會發展為黃綠相間的花葉,葉片皺縮畸形等。
4.病毒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蚜蟲、薊馬、粉虱、黃曲跳甲等昆蟲傳播。防治方法主要為切斷病毒傳播鏈條,控制傳播昆蟲并在發病初期噴灑0.5%菇類蛋白多糖300倍液,每10天1次,連續3-4次。
5.小菜蛾與夜蛾科類害蟲都為咀嚼式口器昆蟲都會取食葉肉,形成透明斑塊或缺刻和孔洞,嚴重時全葉被吃成網狀。防治方法為噴灑16000IU/mg蘇云金桿菌10-30倍液或2.4%阿維·高氯1000倍液。
6.蚜蟲能刺吸作物的汁液,是葉片卷縮變形,植株生長不良。還能傳播病毒病。防治方法為發生較輕時每畝地使用30-40張黃色粘蟲板,或畝用40%烯啶·吡蚜酮15-20g,兌水30-50kg均勻噴霧。
(二)檸檬等柑橘類病蟲害防治
受連續高溫天氣影響,柑橘易受紅蜘蛛、潛葉蛾、炭疽病、銹壁虱的危害有減輕趨勢,防治措施:3.2%阿維菌素乳油劑3600-7100倍液噴霧或32%乙螨·螺螨酯懸浮劑5500-7000倍液噴霧。謹防暴雨后,高濕條件下炭疽病的發生。
(三)晚熟高粱病蟲害防治
近期晚熟高粱常見蟲害有蚜蟲、螟蟲、粘蟲、草地貪夜蛾等。防治措施:5%氯蟲苯甲酰胺16-20毫升/畝均勻噴霧或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0-40克/畝均勻噴霧或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12-20毫升/畝均勻噴霧或40%烯啶·吡蚜酮15-20克/畝均勻噴霧。
?
二、畜禽養殖場防暑降溫技術
(一)做好畜禽群體狀態觀察。溫濕度適宜,生活舒適,表現安靜、自然,溫度過高,畜禽出于散熱需要,會出現“張口”現象,焦躁不安,采食量減少,渴感強烈,飲水量增加,甚至出現過量飲水帶來的腹瀉、便稀,出現這些現象,可能是溫度明顯超過畜禽自身的調節能力,需要采取相應的應對處理措施。
????(二)做好環控設施運行調試。現代養殖,對溫濕度管控高度依賴環控設施,因此及時調試設備,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行作業,溫濕度信息采集、傳輸和顯示保持正常。比如,由于設備故障溫度顯示器不能正確顯示溫度,會給管理造成誤判,導致生產損失。
????(三)做好水線檢查維護。要定時檢查水線和水壓,確保飲水設施正常供水,避免因供水異常造成缺水、生產性能下降和死亡。高溫下飲水質量安全風險也加大,因此要做好水線的清洗消毒,確保畜禽飲水安全衛生。
????(四)做好通風降溫措施。通風是舍內外氣體交換、維持舍內空氣質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夏季降溫管理的重要措施。當“風速”達到1.5m/s的時候開始有明顯的風冷效應,高溫下可通過適度加大通風量調節禽舍溫度,當風速超過3.5m/s,對降溫的貢獻幾乎不再增加,需要考慮其他降溫措施。
???(五)做好“濕簾”降溫管理。濕簾降溫是夏季禽舍最常用的降溫方式,其基本原理是熱空氣通過濕簾時,水分蒸發吸收大量熱量,從而降低熱空氣的溫度達到降溫效果。要做好水簾清潔維護,對濕簾風口上的粉塵、飄絮物、羽毛等雜物進行徹底清洗,確保風口完全通風,及時清洗水簾管道,以避免污垢沉積堵塞水簾管道、滋生微生物。水簾及管道清洗干凈后,要及時進行消毒。濕簾降溫效果受空氣相對濕度影響,濕度越大,效果越差,當外界空氣相對濕度達到75-80%以上時,降溫效果明顯降低,需要采取其他輔助措施降溫。生產中可在水簾供水池中加冰,降低水簾中過水的溫度,起到輔助降溫效果。
????(六)采用空氣能設備降溫。對于采用“空氣能”供暖的規模化禽舍,由于空氣能設備同時具備制冷功能,在高溫高濕極端情況下,為防止大齡畜禽出現中暑現象,可把空氣能設備調到制冷模式,用來輔助降溫。雖然空氣能設備制冷模式運行下耗電量較高,但在極端條件下仍不失為一條可選擇的措施。
????(七)合理采用噴霧降溫措施。規模化養殖場,以備不時之需,大都預先安裝了“霧線”,除用于消毒和加濕,高溫天氣下啟動噴霧系統噴降涼水,也有助于禽舍降溫。沒有霧線的禽舍,可以用高壓水槍進行噴淋。也可以把噴淋管架設在屋脊部位,進行細霧噴灑,水蒸發會帶走大量的“暑熱”。
????(八)調整飼喂時間與光照強度。高溫天氣,尤其是高溫高濕天氣,舍內降溫壓力大的情況下,盡量避免上午10:00到下午6:00投料。如有可能可調整飼料日糧結構,降低食后體增熱。適當調暗光照,降低光照強度,降低畜禽活動產熱。
????(九)養殖場內放置冰塊降溫。在炎炎夏日,如果常規的降溫手段都采用以后,還不能應對高溫高濕的極端天氣,可在畜禽舍走廊放置大量冰塊,這種降溫做法雖然繁瑣、但效果往往立竿見影,可以作為極端條件下的應急降溫手段。
????(十)做好養殖場隔熱工作。有效的途徑就是增加養殖舍的“隔熱”能力,把暑熱阻隔在外,目前給墻體和房頂加固加厚加保溫層是較為常用的方法。對已經建成并使用的,可用紅外線熱像儀逐一排查,對圍護結構搭接縫隙處用發泡劑聚氨酯材料填充,再用防水密封膠涂抹密封,提高禽舍外圍結構的氣密性,從而確保的隔熱性能。
????(十一)做好遮蔭與熱反射。采用“遮陰”措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暑效果,比如,可以在房頂上架設遮陽網、光伏發電板等。為有利于夏日陽光反射,防止蓄集太多熱量,對畜禽舍向陽面的外墻、山墻和房頂涂抹白色涂料,可以減輕熱輻射。現在市場上推廣的隔熱膜,能起到較好的熱反射作用,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十二)提高畜禽自身的抗熱應激能力。部分從業者反映市場上銷售的某些飼料添加劑、中藥、維生素、植物提取物、有機硒產品等能調節禽只機體機能,對降低熱應激有一定幫助作用,但應用效果不一,建議可作為一種輔助方式使用。
?
三、畜禽疫病防控技術
(一)禽病
1.中暑
發病原因:中暑是由于烈日曝曬、環境氣溫過高,導致肉雞中樞神經紊亂、心衰猝死的一種急性病。
治療方案:預防雞群中暑,可適當供給充足的飲水和適量的清熱解暑中草藥和維生素C。
????2.球蟲
發病原因:夏季飼養環境潮濕悶熱,不管是籠養雞還是地養散養雞,只要有雞的地方就有球蟲。
發病癥狀:一般10日齡之后的雞就會爆發球蟲病。球蟲最典型的糞便就是拉血。
治療方案:建議用地克珠利,磺胺類藥物防治。
3.新城疫
發病癥狀:新城疫主要明顯的表現是雞群拉稀白綠糞便,精神沉郁,雞冠子發紫,雞群癱腿,部分伴有吐水癥狀。
防控方案:建議平時注射新城疫疫苗,尤其是散養雞,也要加強雞群飼養管理和環境控制。
????4.腸毒綜合征
發病癥狀:夏季經常高發腸毒綜合征,常表現為拉爛西紅柿糞便,稀黃糞便,過料,雞群尖叫,瘋跑都是腸毒的表現癥狀。
治療方案:可以用新霉素進行治療,同時拌料或飲水加魚肝油修復腸道粘膜。
????5.黃曲霉素中毒
發病原因:夏季高溫高濕,如果平時不注意控料的話,就容易造成飼料霉變,雞群食用后會出現黃曲霉素中毒。
防治方案:夏天更要注意飼料的儲存,注意不要霉變,可以在平時飼料中加入脫霉劑。
????6.雞霍亂
發病原因:雞霍亂,主要是巴氏桿菌感染造成的急性傳染性疾病,爆發死亡量高,尤其是在春夏季節,夏季高溫高濕悶熱,最容易發病。
發病癥狀:病雞解剖主要是肝臟有密集的白點,病雞排黃綠糞便。
防治方案:治療就是磺胺藥,發病期間做好消毒防疫。
(二)豬病
1.濕疹
發病原因:豬長期生活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加上體內毒素蓄積引發此病。
????發病癥狀:豬的頜下、腹部和會陰兩側皮膚發紅,出現如蠶豆大的結節,瘙癢不安,以后則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水泡、丘疹、破裂后常伴有黃色滲出液,結痂及鱗屑等。
????治療方案: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魚石脂軟膏涂抹,肌肉注射頭孢+地米,VC。
2.日曬斑
????發病原因:因夏季豬長時間受太陽照射引起
發病癥狀:皮膚出現紅斑,以背部、臀部和耳后多見。皮膚發熱、水腫、有痛感,隨后經過一段時間患處皮膚干燥,形成鱗屑、脫皮,青年豬可見尾、耳壞死和脫落。
????治療方案:在皮膚上涂一層刺激性小的油,如植物油或輕礦物油,避免動物直接日曬,提供足夠的遮蔭設施。
????3.附紅細胞體病
????發病癥狀:貧血,發熱、精神萎頓、食欲不振,耳朵、頸下、四肢內側、胸前、腹下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退色,成為“紅皮豬”。有時會有拉稀發生,有的病豬會有呼吸困難、咳嗽、不愿站立、臥地不起現象。
????防治方案:預防措施重點是驅滅蚊、蠅,防鼠和定期驅除豬體內外的寄生蟲,卡那霉素注射液,土霉素效果明顯。
????4.豬弓形體病
????發病原因:高溫、悶熱、潮濕的暑天多發。夏天可通過吸血昆蟲傳播。
????發病癥狀:初期體溫升高至40.5-42℃,呈稽留熱,精神委頓、食欲減退、糞多干燥,呈暗紅色或煤焦油樣,尿液呈橘黃色,下腹、下肢、耳、尾部瘀血或發紺;后期呼吸極度困難,體溫急劇下降而死亡。
????治療方案:用磺胺藥,重癥病豬應對癥治療,如退熱,大輸液,并用抗菌素防止繼發感染。
5.豬鏈球菌病
發病原因:多發于春、夏兩季,呈散發性傳染。主要通過創傷或咬傷感染,被病豬污染的物器是傳染媒介。
發病癥狀: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現出共濟失調、空口磨牙等神經癥狀;有的頸背等處皮膚廣泛充血或有出血斑。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側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后覆蓋褐色痂皮。
治療方案:肌注強效阿莫西林,恩諾沙星,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
(三)牛羊病
1.瘤胃鼓氣
發病原因:在吃食后不久發病,主要是由于瘤胃內產氣過多,或者受阻引起的。
發病癥狀:發病后背會拱起來,然后腹部會膨大,還有呼吸困難,張口伸舌呼吸
治療方法:膨氣嚴重的要用胃管進行瘤胃放氣。膨氣不嚴重可用大黃蘇打片進行治療。
????2.瘤胃積食
????發病原因:一般是在饑餓后采食或者偷食了大量谷草、 玉米、大豆、精料等或貪食大量的青草、紅花草、胡蘿卜等飼料引起的。
發病癥狀:為不食或者食欲減退,呼吸困難,四肢無力,走路不穩,有時候會呈昏睡狀態。
????治療方法:可用瀉劑硫酸鎂灌服,或用5%碳酸氫鈉溶液靜脈注射。或用10%氯化鈣溶液,20%強心安鈉靜脈注射。
????3.羊痘
????發病原因:夏季多發,山羊、綿羊都易感,羔羊染病后死亡率較高。
????發病癥狀:鼻子、眼睛周圍和嘴唇、陰門外及乳頭等處出現小紅點,并迅速形成直徑3~5 mm的硬圓丘疹。經6 d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皰,此時羊體溫稍有下降。水皰經2~5 d變成膿包,患羊體溫再次上升,高溫一般持續2 d左右。最后膿包干涸,變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還會出現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癥狀。
????防治方法:預防此病應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羊痘疫苗,發病羊用0.1%高錳酸鉀溶液洗擦患部,另服升麻葛根湯。
????4.腐蹄病
發病原因:炎熱的夏季,圈舍潮濕時牛羊易患此病。
發病癥狀:跛行,食欲減退,喜臥、怕立,行走困難,用刀擴創后,蹄部的小孔或大洞中有烏黑的臭水流出,蹄間常有潰瘍面,上覆惡臭的壞死物。
防治方法:修整蹄部,如蹄叉腐爛,可用5%~10%的濃碘酊或1%~2%的高錳酸鉀溶液涂洗,若蹄部軟組織腐爛,要徹底擴創清洗,然后在蹄底孔或洞內用5%硫酸銅粉或5%水楊酸粉填塞包扎,并外涂松節油,防腐防酸。
????5.中暑
????發病原因:盛夏季節,環境溫度高、濕度大,熱量不能及時散失,體內積熱過多,易發生中暑。
????發病癥狀:中暑后精神萎靡不振,頭部發熱,出汗,步態不穩,四肢發抖,亢進,呼吸困難,鼻孔擴張,體溫升高到40~42 ℃以上,黏膜充血,眼結膜呈紫藍色,瞳孔最初放大,后來收縮,全身震顫,昏倒,如不及時搶救,多在幾小時內死亡。
????防控措施:做好夏季防暑工作,中午避開陽光直射,牛羊舍保持通風、涼爽,最好在圈舍周圍植樹造蔭。舍內防潮濕、悶熱、擁擠,適當補給食鹽,供給充足清潔飲水。
治療方法:速將其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往頭上澆淋冷水,注射安鈉咖,給予食鹽水,必要時投服清涼劑;也可靜脈放血,放血后補液,可用5%葡萄糖鹽水加入安鈉咖靜脈注射。
????6.感冒
????發病原因:天氣突變或突然被雨淋濕等可導致感冒。
????發病癥狀:感冒咳嗽、流涕、鼻鏡發紺,眼結膜充血,羞明、流淚,反芻停止,吃草少或不吃草,體溫升高。
????防控措施:夏季天氣突變時做好飼養管理。牛羊一旦發生感冒,可用氨基比林,30%安乃近,柴胡注射液肌肉注射。為防止繼發感染,再配合適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環丙沙星等肌肉注射。
?
四、魚病防控技術
(一)魚病發生的原因
高溫天氣下魚病發生的原因:一是水體中的殘餌、糞便、有機質分解更快,產生的亞硝酸鹽和氨態氮等有害物質含量上升,水體中的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質下降;二是致病的細菌、寄生蟲等生長繁殖更快,病源增加;三是水溫超過魚類的適宜溫度范圍,魚類產生應激反應,體質下降,抗病力減弱。
(二)容易發生的魚病
1.傳染性魚病:包括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病和細菌引起的腸炎、赤皮、爛鰓,這三種病也稱“老三病”。
2.寄生性魚病:有中華鳋、指環蟲、錨頭鳋和魚鲺病。
3.魚種魚病:常發生的有腸炎、赤皮、爛鰓、白頭白嘴、爛尾病、中華鳋、指環蟲、錨頭鳋和魚鲺、車輪蟲、斜管蟲和小瓜蟲病等。
4.泛池:高溫天氣下池塘極易出現泛池,是池塘水中溶解氧不足引起的一種死魚現象。
(三)綜合防治的措施
1.調節好水質。魚塘應及時加水補水。一般每月注水2~3次,每次10~15厘米。生石灰進行池塘消毒。一般每隔10~20天施一次石灰,每畝水面用量15~20公斤,化成石灰乳后全池潑灑,以改良水質,沉淀水中的有機質,降低池水中有機質分解時的耗氧量。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體用1~2克光合細菌兌水全池潑灑或每隔20天每畝水體用200~300克芽孢桿菌兌水全池潑灑調節水質(注意不能與消毒劑同時用)。
2.投餌管理。投喂優質飼料,減量到平常的60%左右,禁止投喂酒糟、豆渣等,未吃完的草料要及時撈出。
3.定期藥物防病。①池水消毒。每隔半月用消毒藥物進行一次潑灑消毒,以預防魚類細菌性魚病。②食場消毒。用消毒藥物進行食場消毒,一般每月連用3~4天,每天一次。③掛袋防治寄生蟲。在食場掛袋殺蟲劑,利用魚類到食場吃食的機會來接觸所掛袋中溶出的藥物,以達到殺滅魚體寄生蟲的目的。每次連用3~4天,每天下午換藥一次。一般每個食場掛袋4~6袋,不同藥物交替使用。
4.用藥注意事項。不能用強刺激性消毒藥物,如漂白粉、硫酸銅等。
????(四)常見魚病的防治
1.暴發性出血病:癥狀,眼眶四周、鰓蓋、口腔和各種鰭條中充血。如將皮膚剝開,肌肉呈點狀充血,嚴重時全部肉呈紅色。治療時每千克魚用氟苯尼考5~15毫克制成藥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用2~3天。全池潑灑二氧化氯可有效殺滅細菌病原,劑量為0.2~0.3毫克/升。
2.細菌性腸炎病:癥狀,早期可見腸壁充血發紅、腫脹發炎,腸腔內沒有食物或只在腸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腸內有較多黃色或黃紅色粘液。疾病后期,可見全腸充血發炎。治療時全池潑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濃度為0.2~0.3毫克/升;飼料中添加大蒜素,每千克魚體重0.1克,連續投喂4~5天。
3.細菌性爛鰓病:治療時全池潑灑含氯消毒劑,含有效氯25%~30%,重癥隔日再用一次,或全池潑灑生石灰35~40克/立方水體,化水后全池潑灑。配合內服氟苯尼考2~3天,劑量為每千克魚體重10~15毫克。
4.原生蟲病:例如車輪蟲、斜管蟲等常見寄生蟲可用漁有福百草驅蟲凈等進行防治。
5.小瓜蟲、錨頭鳋病:可用孢叮清等殺蟲類藥物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