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企興萬村 共同擘畫鄉村振興“同心圓”
檸檬豐收
?
重慶市第一批“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鄉鎮——雙江鎮
?
我區“萬企興萬村”行動推進會現場
農村擁有豐富的經濟、文化、生態資源,企業擁有資金、人才、管理、理念上的優勢。如何將村企聯合,讓優勢疊加,畫出鄉村振興“同心圓”?近年來,我區通過“萬企興萬村”行動,將企業引入助農項目,統籌農村土地、文化、產業等要素資源,走出了一條村企共贏、集約發展、雙向奔“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村企共贏?以企帶村
初冬,走進位于柏梓鎮的萬畝檸檬基地,郁郁蔥蔥的檸檬樹上果實累累。一顆顆檸檬將從這里走出潼南、走向全球。
農戶夏芬正戴著草帽,背著背簍,穿梭在果林里采摘青檸。“現在月月有錢賺,真沒想到我快60歲了還能在家門口把錢賺了。”夏芬笑著說。
為了照顧家里老人,夏芬2017年從外地務工返鄉,然而種地收入無法養活家人,這讓她焦頭爛額。2021年,潼南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夏芬的難題迎刃而解。
近年來,潼南引導民營企業下沉鎮村尋找商機,鼓勵鎮村積極對接,達成合作契機。這吸引了一大批民企通過“工商資本+”經濟模式,在潼南投資興村。
在大佛街道豐產村,重慶坤淇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投入560萬元,種植獼猴桃等水果,年收入200萬元,解決600余名村民的就業問題。
重慶龍旺農業綜合有限公司在柏梓鎮郭坡村打造貴妃桃基地900余畝,連續3年舉辦“醉美桃花季”桃花觀賞節,累計吸引游客近10萬人次,郭坡村村集體每年參與分紅4800元。
在當地,大批企業踴躍投身鄉村振興的實踐中,探索出龍頭企業帶動型、優勢資源開發型、園區建設引領型、回報家鄉感召型、村企共建共創型、跨產業融合發展型等多種有效參與途徑,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貢獻。
“由幫轉興”鋪就“致富路”
在潼南高新區現代制造產業園靠北方向,重慶瑋益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按照工業4.0自動化生產標準設計建設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廠房已進入裝修階段。該企業董事長陳素華介紹,該園區將依托公司在雙江鎮高石村種植的枳殼,以及全區盛產的檸檬等柑橘類農產品,生產生物制藥、大健康和休閑食品等農業精深加工產品。
重慶瑋益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在雙江鎮高石村流轉了5000畝土地建設枳殼生產示范基地,現已進入豐產期。產業園是作為配套項目,總投資5億元。
“以重慶瑋益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枳殼基地為依托,將產業延伸至全村,打造農業科技特色美麗鄉村和田園綜合體,形成連接雙江古鎮和油菜花海的沿線綠化帶,成為潼南重要的農旅結合示范工程,帶動本村農旅產業的快速發展。”雙江鎮高石村黨支部書記米友說。
“我從來沒想過,在村里面不僅能拿到分紅,還能領上工資。”高石村村民陳學義說,流轉土地的收益讓他每年都能拿上了分紅,加上農忙季節參與基地務工,一年能有13000元的收入。
走進位于潼南高新區的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檸檬精油、檸檬果膠、檸檬纖維、檸檬苦素……上百種高附加值的檸檬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沒有一顆檸檬能‘活著’走出這里。”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洪源說,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檸檬六分離提取技術,可以從一顆檸檬的油囊、外皮層、中皮層、果肉和果核里提取加工出數十種高附加值產物,實現對檸檬的100%加工利用,讓檸檬的價值提升10余倍。
潼南是全球三大檸檬產地之一,種植區域覆蓋全區21個鎮街、115個村居、5萬余戶農民。經過十幾年發展,潼南培育出類似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檸檬加工企業32家,集技術研發、種苗培育、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市場營銷為一體的檸檬全產業鏈條日臻完善。如今,潼南每年可出口檸檬出口量超過5.5萬噸,占全國出口量的40%以上,綜合產值超60億元,“農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生態優”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
引萬企“登臺唱戲”?搭好平臺
為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優勢作用,潼南整合資源搭好“三大平臺”,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商會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
據介紹,近年來,我區積極搭建村企幫扶平臺,形成“商會+企業+村+農戶”“企業+農戶”等幫扶機制,安排44個基層商會及99家執常委企業與87個村社結成“幫扶對子”;搭建金融支持平臺,與在潼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村銀企”座談會,精準推介檸檬貸、金豬貸、惠農e貸、農擔貸等金融產品,2022年以來,全區金融機構發放涉農貸款1.85萬筆,金融資金91.65億元,為參與鄉村振興的民營企業提供了金融支持;搭建部門服務平臺,區工商聯、區農業農村委、區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深入23個重點村、78家幫扶企業走訪調研50余次。同時,還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大亮點工程”,選聘30名青年企業家及專家人才為潼南區首批產業村支書(主任),有效解決“萬企興萬村行動”的人才、項目和產業問題。
截至目前,我區已有478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結對幫扶205個村,新增產業到位資金14.75億元,開展消費幫扶資金超1800萬元,公益捐贈資金近1000萬元,帶動群眾持續增收。
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潼南將以創建“萬企興萬村”行動全國典型縣為抓手,鼓勵合作經營好的企業進一步延鏈、強鏈、補鏈,深化產業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帶動群眾持續增收。同時,潼南還將繼續推進城市工商資本下鄉、回報家鄉、消費幫扶、支部聯建等系列活動,要把鄉村所需與企業所能緊密結合起來,讓村企雙向奔“富”,共畫鄉村振興“同心圓”。
匯聚民企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萬企興萬村”行動重要指示精神,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啟動“萬企興萬村”行動,扎實推動資本下鄉、人才返鄉、企業聯鄉、消費進鄉、部門助鄉,工作機制不斷完善,企業參與模式多樣,行動持續走深走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作用日漸彰顯。
“萬企興萬村”行動主要目的和要義是引導民營企業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不斷推動民營企業社會服務事業向縱深發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發達、生態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公共文化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基層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持續帶動更多群眾過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實現現代化新潼南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是主力軍。我們要深刻理解把握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決心,更加重視、堅決支持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尊重、堅決服務好民營企業家發揮主力軍作用,努力讓民營經濟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投資放心、經營安心、發展順心、生活舒心。大力實施“萬商興潼”計劃,奮力打造成渝中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活力之城,力爭實現總量規模、創新能力、質量效益、民間投資、社會貢獻、營商環境“六個突破”,持續優化發展環境、提振發展信心、激發發展活力。要進一步將社會資源重心下沉、向鄉村流動,實現同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有效對接,做好服務保障,善于通過骨干培訓、現場觀摩、試點示范等方式,推動鎮村服務好社會組織,助力市場主體在鄉村扎得下、長得大、活得好。
要不遺余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精準有效落實紓困惠企政策,營造親清政商關系,讓企業在長足發展過程中,有意愿、有能力、有條件參與到“萬企興萬村”行動中來。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厲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等違法行為,著力維護公平競爭秩序;聚焦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堵點、難點、痛點,認真梳理問題癥結,有針對性地“牽線搭橋”,進一步推動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優惠政策落地落實,精準對接企業用工需求,助企招工納才。推行“包容審慎”的幫扶執法和“無事不擾”的精準執法,讓企業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用好項目化工作法、面對面工作法、重點工作法等工作方法,為民營經濟提供“保姆式服務”。
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主動利用機制靈活、生命力旺盛等優勢,把資本、技術、人才等優勢與幫扶地區的土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有機結合起來,幫助群眾創業就業、增收致富,促進企業轉型、村企同興。搶抓新型城鎮化帶來的大市場、大機遇,大力發展特色經濟、聯農帶農經濟、集體經濟,更好支撐潼南首位產業、主導產業培育,更好支撐鄉村振興特別是鄉村產業振興。作為民營企業,要繼續秉持為民情懷,強化社會擔當,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更廣泛地動員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強大合力,實現幫扶力度最大化、幫扶效益最優化。
此外,工商聯及商會等組織要切實擔負起牽頭職責,搭建更好平臺、不斷暢通渠道,當好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娘家人”。組織企業積極參與鄉村產業發展,廣泛調動社會力量推動民間投資,引導資本下鄉,開展產業項目合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培養新一批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文化領域社會組織可增加農村精神文化產品供給,加強革除陳規陋習,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加強尊重、配合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宣傳引導。
“萬企興萬村”,行動正當時。隨著活動在潼南的有序開展,更多的社會資源和力量不斷匯聚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踐中,一曲齊心抓發展、合力促振興的戰歌,必將在潼南大地奏出美麗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