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評價報告
?
?
——提供5A級服務是我們的一貫作風
?
?
?
?
?
?
?
?
?
?
??
?
?
?
被評價單位: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
項目名稱: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
報告編號:匯鼎會咨報字〔2024〕第0021號
?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北濱二路456號??
?電話:(023)88282991
?
?
?
?
目 錄
附件1:績效評價體系及評分情況表.......................33
附件2: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36
附件3:調查問卷結果分析表............................37
?
?
?
?
?
?
?
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 績效評價報告
一、項目概況
為貫徹落實《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渝財績發〔2024〕270號)有關精神,加強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正確及時地撥付和使用項目預算資金,提高項目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依據財政部關于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0號)、《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渝財績發〔2024〕270號)文件規定,受重慶市潼南區非稅收入和預算績效管理中心委托,重慶匯鼎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對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區教委)主管的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開展績效評價。
二、績效評價情況
(一)評價結論
根據論證后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通過實地核查,對“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績效情況進行客觀評價,項目評價總得分92分,評價等級為“優”。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績效目標設置科學性、合理性有待加強
部門申報預算時,未能正確理解績效目標與績效指標之間的關系,項目績效目標設置有所不足,即未注重績效目標與實際結合,指標設置不全面,設置產出質量績效指標內容存在不足,也未能合理使用定性和定量兩個維度去設置績效指標。
(二)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環節管理方法有效性不足
經實地走訪調查,目前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義務教育學校推行使用刷臉就餐的方式統計并上傳就餐學生人次數據,統計數據用于結算項目執行預算金額,在日常實際統計數據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導致統計數據與實際存在差異,即報出數據小于實際數據,數據差異影響程度較小,但使結算數據準確性存在一定偏差。又因部分義務教育學校屬于寄宿制學校,為學生提供一日三餐,而營養改善計劃成本核算只涉及午餐部分,故采購的食材及其他耗材進行成本分攤核算時,沒有一個合理的分攤標準,導致最終報出的項目支出數據存在偏差,從而影響營養改善計劃項目核算數據準確性。
(三)餐食豐富度一般,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
從項目實施效果來看,相較于供應飲用奶和營養午餐,營養午餐能兼顧寄宿學生和走讀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且作為一日三餐中的重要一餐,更能達到“應吃盡吃”的目的。現場走訪調查發現,項目涉及的各學校食堂提供午餐標準為8元/餐或9元/餐,使用食材為審查資質后確定的供應商進行配送,但食材市場價格存在不同程度波動,而學校食堂支出資金來源于補助資金和收取的伙食費,且缺乏相應營養膳食專業人員,食堂供應餐食標準和豐富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實際就餐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
四、有關建議
(一)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工作
在申報專項資金時應編制科學合理的項目績效目標,做到績效目標明確、細化、量化,從而有利于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落實和具體化。項目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高度重視績效目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做到目標明確、職責分明、合理分配、責任到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針對統計營養午餐就餐數據統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加強輔助工具有效利用,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項目有關核算內容及標準制度建設,優化項目實施工作流程,加強項目過程監管跟蹤,并做好項目后續問題反饋及回訪工作,提升項目核算數據準確性。
(三)加強膳食科學化,提高營養餐“可吃度”
對于營養午餐供餐質量參差不齊和浪費問題,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相關學校應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在膳食科學性方面的培訓,并在充分調研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對午餐食譜進行改進,力爭滿足營養、變化和可口的需要;另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就餐禮儀的宣傳教育,鼓勵“光盤”,杜絕浪費現象;同時,加強飯菜質量和成本核算方面的監督工作,保證項目補助資金全部投入營養餐供應中,最大限度提高供餐質量。
?
?
?
?
?
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 績效評價報告
?
為貫徹落實《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渝財績發〔2024〕270號)有關精神,加強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正確及時地撥付和使用項目預算資金,提高項目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依據財政部關于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0號)、《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渝財績發〔2024〕270號)文件規定,受重慶市潼南區非稅收入和預算績效管理中心委托,重慶匯鼎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對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區教委)主管的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開展績效評價。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立項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斷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學習生活條件。自2006年起,國務院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書本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中小學生營養不良問題仍然存在,貧困地區尤為突出。
以貧困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維護社會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號)、《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教〔2012〕231號)、《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通知》(財教〔2021〕174號),通知提到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下簡稱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欠發達地區農村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但受物價上漲因素影響,現行膳食補助標準購買力下降,同時一些地方在學校供餐、學生信息采集、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為進一步鞏固營養改善計劃成果,持續改善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增強學生體質,經國務院批準,從2021年秋季學期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國家基礎標準由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5元。其中,國家試點地區(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不含縣城)所需資金繼續由中央財政承擔;地方試點地區(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原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民族自治縣、邊境縣、革命老區縣)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承擔,中央財政在地方落實國家基礎標準后按照每生每天4元給予定額獎補。
(二)項目的目的和意義
本項目旨在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標準,進一步鞏固營養改善計劃成果,持續改善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增強學生體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項目立項依據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號)
2.《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自主試點實施區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教體衛藝發〔2016〕54號)
3.《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
(四)主要內容及實施情況
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根據有關文件制定2023年度項目預算明細表,經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以下簡稱:區財政局)審核通過后,再根據審核批復后的項目財政預算資金各預算實施單位據實支出經費。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全年預算資金為2,638.50萬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1,784.00萬元,市級補助資金268.00萬元,本級補助收入586.50萬元)。本項目2023年度支出決算金額為1,860.27萬元,實際支出金額為2,184.16萬元(含上年度結轉金額)。
?2023年,潼南區按照《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要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對全區縣城以外的全體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根據打基礎、保底線、廣覆蓋、優效益的原則,全面推進我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切實改善學生營養狀況,不斷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
潼南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春季涉及學校71所,秋季涉及學校66所(含15所村小教學點),春季撥付資金721.49萬元,秋季撥付資金1,111.53萬元用于營養午餐,共計投入1,833.03萬元,受益學生22154人。區級財政另投入資金27.25萬元用于學生飲用奶,受益學生1499人。經核實,沒有發現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挪用、欠撥的現象。
(五)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1.資金撥付流程
區教委根據統計的重慶市潼南區往年在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人數和營養改善補助資金財政補助標準文件,根據文件要求確認測算申報項目預算金額,之后根據批復后的項目預算資金進行使用,本項目財政預算資金,區教委半年度與各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項目學校撥付并結算。
2.項目預算及資金來源
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共涉及資金2,638.50萬元,全部來源于區財政局財政撥款。
3.項目支出情況
項目全年預算2,638.50萬元,實際撥付資金1,860.27萬元,項目預算實際支出2,184.16萬元(含上年度結轉金額)。
(六)項目的組織及管理
1.主管部門及主要職責
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該項目全過程管理。
2.實施部門及主要職責
(1)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以及通過實地調查等方式對項目實施過程及效益情況進行監督。負責編制項目預算、審核上報數據并分配撥付項目財政預算資金。
(2)預算涉及的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負責依照有關文件規定執行,涉及的項目預算資金及時辦理結算,采購和領用項目耗材物資,并做好項目服務人員的日常培訓和監督管理工作。
(七)項目績效評價目標
區教委填報了項目績效評價目標,但填報內容的評價指標設定存在不足,評價工作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項目績效評價目標進行梳理并通過區教委的確認,梳理后績效評價目標如下:
1.年度目標
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改計劃全覆蓋(提供學生飲用奶、營養午餐)。
2.具體績效指標
(1)產出指標
數量指標:
受益學生人數≥20000人;
膳食補助金額≥1500萬元。
質量指標:
項目覆蓋率達到100%。
時效指標:
預算資金撥款時間為每學期初。
成本指標:
膳食補助金額(中央)每年每天4元,膳食補助標準(區級)每生每天1元。
(2)效益指標
社會效益指標:
減輕農村學生家庭負擔,改善農村學生體質。
可持續影響指標:
提高農村學生營養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義務教育發展。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項目涉及受益對象滿意度≥95%。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文件要求,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0號)文件規定,重慶匯鼎會計師事務所(普通合伙)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以下簡稱:評價小組),對該項目2023年度預算資金使用情況和產出效益情況進行績效評價。
(一)評價目的
通過運用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方法,收集項目有關資料,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和產出效益情況的了解分析,總結項目運行的管理經驗,發現項目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健全完善項目及資金管理制度,深入了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預算編制和績效目標考核,為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供依據和決策參考。
(二)評價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2020年8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29號修訂)
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中發〔2018〕34 號)
4.《財政部關于印發<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通知》(財預〔2013〕53號)
5.《財政部關于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0號)
6.《關于印發<第三方機構預算績效評價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監〔2021〕4號)
7.《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開展2023年度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渝財績發〔2024〕270號)
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國辦發〔2011〕54號)
9.《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自主試點實施區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教體衛藝發〔2016〕54號)
10.《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
11.《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批復2023年財政預算的通知》(潼財預發〔2023〕3號)
12.《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央和市級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渝財社〔2022〕154號)
13.《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下達2023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渝財教〔2023〕38號)
14.《會計師事務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業務指引》(會協〔2016〕10號)
15.其他相關規定
(三)評價對象和范圍
本次績效評價對象為重慶市潼南區教育委員會及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評價范圍為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2,638.50萬元的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過程管理、績效目標實現情況。
(四)評價原則及評價方法
1.評價原則
(1)科學規范原則。本次績效評價工作按照科學可行的原則,采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評價機構設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組織實施績效評價。
(2)獨立公正原則。評價機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以真實、客觀、公正的要求完成本次績效評價工作,并接受相關部門監督。
(3)績效相關原則。本次績效評價工作重點對該項目財政支出及其產出效益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反映項目支出與產出效益之間的緊密對應關系。在以評“績效”為主的情況下,適當延伸至項目的決策與過程管理。
(4)簡便有效原則。本次績效評價工作盡量簡化工作程序,盡量減少委托方和項目實施有關單位工作負擔,通過科學合理的工作方式與方法,在全面分析績效評價材料,并在與項目有關單位充分溝通的基礎上,著力保障績效評價工作本身的“績效”。
2.評價方法
本次績效評價主要采取資料研究和抽樣調查相結合,同時輔以深入訪談、現場勘察等方法。采取簡便有效、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運用指標分析法、比較法、公眾評判法等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五)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
為了保證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10號)等文件要求,評價小組通過分析研究項目資料,結合項目特點,并與項目單位充分協商,細化了區教委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總分值為100分,其中投入11分,過程29分,產出48分,效益12分。
本次績效評價綜合評價結果分為4個等級:
評價綜合得分在90-100分(含90分)為優;
評價綜合得分在80-90分(含80分)為良;
評價綜合得分在60-80分(含60分)為中;
評價綜合得分在60分以下為差。
評分過程中,末級指標評分按照定量、定性指標不同采取不同的評分方式,定量指標由評價小組依據具體數據計算后得出;定性指標根據資料證據、評價標準,在項目的深入了解和預算績效管理領域的專業判斷下進行評分。
(六)數據采集方法及過程
本項目績效評價工作開展過程中,所獲得數據的方式一般包括:查閱資料、實地走訪、案頭研究、社會問卷調查、訪談等。
1.查閱資料:績效評價小組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分別查閱了與本項目相關的政策文件、項目經費相關業務檔案及相關財務資料、預算文件等資料。
2.實地走訪:為更進一步取得第一手資料,績效評價小組實地走訪了區教委及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對項目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等項目有關人員進行了訪談。
3.案頭研究:績效評價小組對收集的項目資料進行了案頭分析。
4.問卷調查:本次績效評價,共收集147份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潼南區涉及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從被調查對象人群對項目實施效果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考察。
(七)評價工作的組織實施
1.評價組人員及職責
主評人:
牟茂珍,負責設計總體評價方案、績效評價指標,以及工作底稿和績效報告的最終復核。
質量復核:
黃海陽,與主評人討論確認項目評價方案內容、選取績效評價指標,以及底稿資料和過程工作質量控制。
成員:
黃小莉、黃丹墀、張馨月,負責具體評價方案的實施。
2.評價工作流程
評價工作總共分為前期準備、組織實施、分析評價、撰寫與提交評價報告四個階段。
具體內容如下:
(1)前期準備
成立項目工作組。依據有關通知文件及業務承接溝通確認事項,確定項目組人員數量及分工。
確定評價實施方案。現場與被評價單位溝通了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具體情況,收集項目有關資料,確定評價涉及的重要內容,包括:評價對象、評價目的、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等事項,堅持評價有關原則和職業道德,依據確認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細化人員職責分工,確認初步評價方案。
完善評級指標體系。在確定了評價方案后,針對評價對象和評價目的,依據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結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的有關績效評價指標和評分標準進行完善。
(2)組織實施
確認具體實施方法。結合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具體情況和獲取資料的有效性分析,選用座談會、實地勘察、走訪記錄、調查記錄等方法。
人員配置和時間安排。在確定評價指標和具體實施方法后,對項目組成員進行工作分配及時間設定。
實地調查。依據人員工作分配計劃和實施方法,實地勘察記錄獲取的資料情況。
(3)分析評價
資料整理分類。依據獲取的項目有關資料,分為業務資料和財務資料兩類,并將實施過程情況進行匯總。
實施評價程序。指標評價人員將獲取的項目資料依據制定的指標評價體系和原則,對具體指標進行評分。
(4)形成結論
編寫績效評價報告。
與委托方就評價結果交換意見,形成最終結論。
3.質量控制制度
在績效評價業務質量控制方面,執行事務所三級復核制度,在出具績效評價報告前,按照績效評價程序對項目組作出的重大判斷和績效評價報告的結論進行分析復核。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一)績效評價得分情況
績效指標得分情況表
指標 |
項目投入 |
項目過程 |
項目產出 |
項目效益 |
總計 |
標準分值 |
11 |
29 |
48 |
12 |
100 |
評價得分 |
10 |
26 |
44 |
12 |
92 |
得分率(%) |
90.91 |
89.66 |
91.67 |
100.00 |
92 |
(二)績效評價結論
績效評價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合規性檢查、數據采集、實地走訪、座談交流、聽取匯報等方式,對2023年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項目進行了客觀評價,最終評分結果為92分,績效評價等級為“優”。
總體上看,項目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規范合理,各項績效指標完成情況良好;但在現場核查中,項目組也發現項目績效目標設置科學性、合理性有待加強、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環節管理方法有效性不足、學校食堂供應餐食科學性有待提高、項目宣傳及從業人員知識培訓工作有待加強等問題。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圖1一級指標得分情況
圖2二級指標得分情況
(一)項目投入指標
項目投入指標由1個二級指標和3個三級指標構成,標準分值11分,實際得分10分,得分率為90.91%。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標準分值 |
評價得分 |
項目立項 |
項目立項規范性 |
3 |
3 |
績效目標合理性 |
4 |
4 | |
績效指標明確性 |
4 |
3 | |
合計 |
11 |
10 |
項目立項(項目立項指標標準分值11分,評價得分10分)
項目立項規范性(指標標準分值3分,評價得分3分)
項目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通知》(財教〔2021〕174號)等文件要求,結合《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批復2023年財政預算的通知》(潼財預發〔2023〕3號)、《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渝財教〔2022〕192號)、《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下達2023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渝財教〔2023〕38號)文件要求下達預算,制定項目預算合理、合規,項目立項規范性符合有關文件要求。根據評價標準,項目立項規范性指標標準分值3分,評價得分3分。
績效目標合理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項目績效目標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通知》(財教〔2021〕174號)等文件內容,結合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等文件規劃,制定項目預算績效目標符合發展規劃,是區教委履行部門職能的體現,進一步提升基本營養改善項目服務質量,績效目標整體合理性較強。根據評價標準,績效目標合理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績效指標明確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項目績效目標根據《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通知》(財教〔2021〕174號)等文件內容,結合《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關于批復2023年財政預算的通知》(潼財預發〔2023〕3號)、《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提前下達2023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渝財教〔2022〕192號)、《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下達2023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預算的通知》(渝財教〔2023〕38號)等文件規劃制定項目預算績效目標,并根據文件下發任務情況設置相應的產出和效益績效指標,項目預算資金根據有關文件標準及近年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人數測算申報,項目預算資金量處于正常水平,但績效目標明確性較弱,關注項目實施的有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人群覆蓋情況,以及產出的時效和成本核算標準,項目設置產出質量指標存在不足,項目績效指標內容設置有待補充完善。根據評價標準,績效指標明確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二)項目過程指標
項目過程指標由2個二級指標和8個三級指標構成,標準分值29分,實際得分為26分,得分率為89.66%。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標準分值 |
評價得分 |
業務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2 |
2 |
制度執行有效性 |
4 |
3 | |
信息公開 |
4 |
3 | |
食品安全管理 |
4 |
4 | |
項目質量可控性 |
4 |
4 | |
財務管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
3 |
3 |
資金使用合規性 |
4 |
4 | |
財務監控有效性 |
4 |
3 | |
合計 |
29 |
26 |
1.業務管理(業務管理指標標準分值18分,評價得分16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指標標準分值2分,評價得分2分)
區教委根據《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文件要求,結合《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深入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通知》(財教〔2021〕174號)及其他有關文件規定開展工作。被評價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包含預算管理、收支管理等方面,且制定了營養改善項目的有關管理規定,內控制度合法、合規,并制定了營養改善項目有關問題檢查及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根據評價標準,管理制度健全性指標標準分值2分,評價得分2分。
制度執行有效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區教委在項目的日常管理和運行過程中,按照有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執行。項目人員、預算資金等已按相關制度執行落實,并已按照預算撥付時間及時撥付給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記錄資料齊全,相關資料按要求歸檔,制度的嚴格執行有效保障了項目任務的完成。在項目的過程管理中,區教委與重慶市潼南區衛生市場監督管理局協同開展督導檢查工作,并對檢查結果予以通報,考核結果也與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績效考核相掛鉤。但獲取走訪調查對象的反饋意見,少數學校食堂供應餐食存在餐食標準未完全滿足要求。根據評價標準,制度執行有效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信息公開(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區教委根據《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等文件要求,按照項目有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開展營養改善項目宣傳活動。營養改善項目宣傳工作以各義務教育學校通過開展現場宣傳活動、制作項目宣傳欄、發放宣傳冊、等方式進行,各學校食堂實行定期公布配餐食譜、食品留樣檢查等管理制度,相關資料已按要求歸檔,項目宣傳工作的有效執行保障了服務對象對于項目的深入了解,以便更好的開展服務工作。但通過走訪調查發現,項目信息公示公開及宣傳工作存在不足,項目相關信息公示公開的及時性、頻次有待提升。根據評價標準,信息公開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食品安全管理(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區教委根據《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等文件要求,按照項目有關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開展營養改善項目過程監管活動。項目涉及的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有設立專門負責小組、專人負責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工作,各級各單位建立并完善了食品安全保障機制,落實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并制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或演練活動。根據評價標準,信息公開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項目質量可控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區教委根據《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文件及有關項目實施方案,加強食堂衛生安全管理工作,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定期開展食堂環境消殺工作,做好食堂采購物資的出入庫管理工作,加強食堂從業人員知識培訓和健康狀況管理記錄,確保物資儲存場地、就餐環境衛生和食品衛生安全滿足要求,有關項目實施記錄材料清晰、完整。根據評價標準,項目質量可控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2.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指標標準分值11分,評價得分10分)
區教委制訂了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了項目預算收支管理辦法,對于本項目有相應的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且項目實施涉及的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也具備食堂有關具體的財務管理制度,項目有關財務管理制度健全。根據評價標準,管理制度健全性指標標準分值3分,評價得分3分。
資金使用合規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預算資金使用為先審批后支付的原則,項目預算資金由區教委制定并申報數據給區財政局審批,審批通過后撥付項目預算資金,各項支出程序合規合法。項目預算資金按照年初預算設置,分為春、秋季兩個時點,分兩次提前下撥項目資金給涉及的義務教育學校,飲用奶按照實際消耗情況據實結算。各義務教育學校每月統計食堂營養午餐就餐人數及人次結算數據,并將按標準計算后的項目月度結算資金數據上報區教委,區教委按照程序予以審批核算項目預算執行情況,為后續預算支出作為調整依據。經檢查項目財務資料,財務數據來源真實性有保障,未發現資金使用存在違規操作情況。根據評價標準,資金使用合規性指標分值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財務監控有效性(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區教委根據有關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業務管理制度,不定期對項目涉及的各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檢查考核工作,并對結果予以通報,后續對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予以跟蹤記錄,經實地調查走訪時發現項目涉及的義務教育學校中,存在部分學校因實行寄宿制管理,為在校學生供應一日三餐,故采購的食堂相關物資不只是為營養午餐供應使用,且無相應合理的成本分攤核算依據材料,因此,最終報出的營養午餐項目資金支出核算數據存在一定的誤差。區教委已制定項目財務有關監控機制,但有待進一步完善制度細則,特別是項目成本分攤核算細則部分,財務監督檢查及問題整改跟蹤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根據評價標準,財務監控有效性指標分值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3分。
(三)項目產出指標
項目產出指標由1個二級指標和4個三級指標構成,標準分值48分,實際得分為44分,得分率91.67%。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標準分值 |
評價得分 |
項目產出 |
清算時效性 |
12 |
12 |
項目覆蓋率 |
12 |
12 | |
成本節約率 |
12 |
12 | |
質量達標率 |
12 |
8 | |
合計 |
48 |
44 |
項目產出(項目產出指標標準分值48分,評價得分44分)
清算時效性(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區教委年初制定營養改善項目下達預算通知文件,根據文件內容和預算實際執行及結算要求,項目預算資金在春、秋季期初分兩次撥付,項目涉及的各義務教育學校統計就餐學生人數及人次數據,再按照標準計算并上報項目月度支出結算數據,基本要求項目實際支出數據次月完成結算。經獲取并查看營養改善管理系統統計數據表及相關結算文件資料確認,2023年度營養改善項目預算資金月度結算與年終清算時效性滿足要求。根據評價標準,清算時效性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項目覆蓋率(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項目績效產出指標制定項目涉及義務教育學校66所(含15所村小教學點),受益學生≥20000人,實施學生飲用奶學校1所,受益學生1499人。經查看營養改善項目管理系統統計數據表及相關學校統計表等文件資料確認,潼南區2023年度營養改善項目受益學生22154人,項目覆蓋率達到100%。根據評價標準,項目覆蓋率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成本節約率(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項目年初依據項目有關補貼標準文件規定,即每生每天1元(區級膳食補助標準),每生每天4元(中央膳食補助金額),食堂運行費0.60元/生/天,制定績效產出指標膳食補助金額≥1500萬元。經查看營養改善項目統計數據表及相關結算報表文件資料確認,潼南區2023年度營養改善計劃項目撥付1,860.27 萬元,項目結算支出金額為2,184.16萬元(含上年度結轉金額),撥付項目預算資金未超出文件規定標準值。根據評價標準,成本節約率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區教委根據《重慶市財政局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財教〔2021〕128號)等文件要求,成立項目專門負責小組,加強相關人員技能知識培訓,提升食堂供餐環境衛生條件,合理制定食堂膳食標準及每日食譜,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經實地走訪調查,受市場食材價格變化及營養膳食專業人員缺乏影響,食堂供餐標準和豐富度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根據評價標準,質量達標率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8分。
(四)項目效益指標
項目效益指標由1個二級指標和3個三級指標構成,質量達標率指標標準分值12分,實際得分為12分,得分率為100%。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標準分值 |
評價得分 |
項目產出 |
社會效益 |
4 |
4 |
可持續影響 |
4 |
4 | |
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 |
4 |
4 | |
合計 |
12 |
12 |
項目效益(項目效益指標標準分值12分,評價得分12分)
本項目旨在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標準,進一步鞏固營養改善計劃成果,持續改善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增強學生體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目前潼南區義務教育學校已全部實現食堂供應營養午餐,實現相關學生人群全覆蓋,學生營養狀況得到持續改善,得到社會公眾的支持與認可,項目整體綜合評價結果為滿意,社會效益作用明顯。根據評價標準,社會效益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可持續影響(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通過營養改善計劃項目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內容的宣傳,社會公眾對項目的政策內容理解得更為深入,會更加主動地選擇參與到項目中,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利好,合理的營養膳食一定程度提高農村學生健康水平,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受訪的服務對象綜合評價結果為滿意。根據評價標準,可持續影響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本項目的實施,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是維護社會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注民生的重要舉措。經走訪調查,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以上,綜合評價結果為滿意。因此,根據評價標準,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標準分值4分,評價得分4分。
五、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績效目標設置科學性、合理性有待加強
部門申報預算時,未能正確理解績效目標與績效指標之間的關系,項目績效目標設置有所不足,即未注重績效目標與實際結合,指標設置不全面,設置產出質量績效指標內容存在不足,也未能合理使用定性和定量兩個維度去設置績效指標。
(二)項目實施過程中部分環節管理方法有效性不足
經實地走訪調查,目前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義務教育學校推行使用刷臉就餐的方式統計并上傳就餐學生人次數據,統計數據用于結算項目執行預算金額,在日常實際統計數據過程中存在各種問題,導致統計數據與實際存在差異,即報出數據小于實際數據,數據差異影響程度較小,但使結算數據準確性存在一定偏差。又因部分義務教育學校屬于寄宿制學校,為學生提供一日三餐,而營養改善計劃成本核算只涉及午餐部分,故采購的食材及其他耗材進行成本分攤核算時,沒有一個合理的分攤標準,導致最終報出的項目支出數據存在偏差,從而影響營養改善計劃項目核算數據準確性。
(三)餐食豐富度一般,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
從項目實施效果來看,相較于供應飲用奶和營養午餐,營養午餐能兼顧寄宿學生和走讀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且作為一日三餐中的重要一餐,更能達到“應吃盡吃”的目的。現場走訪調查發現,項目涉及的各學校食堂提供午餐標準為8元/餐或9元/餐,使用食材為審查資質后確定的供應商進行配送,但食材市場價格存在不同程度波動,而學校食堂支出資金來源于補助資金和收取的伙食費,且缺乏相應營養膳食專業人員,食堂供應餐食標準和豐富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實際就餐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
六、有關建議
(一)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工作
在申報專項資金時應編制科學合理的項目績效目標,做到績效目標明確、細化、量化,從而有利于加強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落實和具體化。項目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高度重視績效目標,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做到目標明確、職責分明、合理分配、責任到人,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針對統計營養午餐就餐數據統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加強輔助工具有效利用,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項目有關核算內容及標準制度建設,優化項目實施工作流程,加強項目過程監管跟蹤,并做好項目后續問題反饋及回訪工作,提升項目核算數據準確性。
(三)加強膳食科學化,提高營養餐“可吃度”
對于營養午餐供餐質量參差不齊和浪費問題,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和相關學校應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在膳食科學性方面的培訓,并在充分調研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對午餐食譜進行改進,力爭滿足營養、變化和可口的需要;另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就餐禮儀的宣傳教育,鼓勵“光盤”,杜絕浪費現象;同時,加強飯菜質量和成本核算方面的監督工作,保證項目補助資金全部投入營養餐供應中,最大限度提高供餐質量。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一)被評價項目有關主管單位提供了項目涉及的大部分基礎工作資料和專項資金財務核算資料,并對其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績效評價結論的可靠性基于上述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二)經與重慶市潼南區財政局溝通確認,考慮財政資金的具體情況,本次績效評價未將資金投入的相關指標納入評價內容。
(三)本評價小組與委托單位和評價單位之間不存在任何特殊的、需要回避的利害關系,評價人員在評價過程中恪守了職業道德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