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欧美成在线视频,色悠久久久,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国产微拍精品,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7在线免费,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部門 > 高新區管委會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制造業穩增長穩預期若干政策措施》 政策解讀

日期: 2024-06-13

為方便公眾全面了解《制造業穩增長穩預期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有關政策,現作如下解讀。

一、《政策措施》的出臺背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基礎。202312月下旬市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強化政策供給,做好政策宣傳,持續釋放政策紅利。市領導多次強調要盡快出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穩增長、穩預期政策措施,堅定企業發展信心,促進“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助力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等重要目標任務完成。

市經濟信息委根據資金預算安排,結合市領導指示和部分省市做法,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支持“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加快發展等三個方面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具體由七個方面共22條政策措施構成,旨在幫助企業出新品、抓訂單、拓市場、上規模,發揮對2024年全市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

二、工業企業如何享受《政策措施》的政策支持

(一)落實結構性減稅階段性降費。

1.先進制造企業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5%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執行期限至20271231日。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執行期限至20271231日。對購置日期在202411日至202512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11日至202712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相關說明: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43號)規定,自202311日至20271231日,允許先進制造業企業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5%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先進制造業企業是指高新技術企業(含所屬的非法人分支機構)中的制造業一般納稅人,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規定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先進制造業企業具體名單,由市經濟信息委會同科技、財政、稅務部門確定。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有關稅費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2號)規定,對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5%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1231日。本公告所稱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10號)規定,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對購置日期在202411日至202512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11日至202712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相關政策原文見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http://chongqing.chinatax.gov.cn/cqtax/

2.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至1%政策,單位及個人的繳費比例均為0.5%。將符合條件行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

相關說明: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將惠及各類經營主體及其職工。在辦理方式上,企業和職工免申即享,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在系統中設置繳費費率,形成繳費計劃,稅務部門按計劃完成征收。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徑和管理要求,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等文件相關規定執行。

(二)支持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

3.鼓勵企業加大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對具有發明專利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同類先進及以上的新產品,按照認定當年銷售收入規模分檔給予獎勵;對納入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的項目,每個最高補助1000萬元;對行業、國家、國際標準制修訂的牽頭企業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單個企業年累計獎勵最高200萬元。

相關說明:引導和激勵企業強化創新的需求導向,正研究制定企業新產品獎勵政策,加快新產品的開發上市和迭代升級。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重點領域,調研征集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凝練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榜單,每個項目給與一定資金支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發揮標準引領作用,鼓勵企業通過標準制修訂,提高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

4.政策措施原文:對獲得市級、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單位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年、2000萬元/年的研發補助;對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公司在我市設立的高水平研發機構,按最高已投資額的30%給予最高1000萬元研發補助。

相關說明: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重點領域前沿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供給、轉移擴散和商業化,對認定為市級、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根據上一年度考核評估結果,給予創新中心承擔單位相應額度的支持。強化我市產業研發創新能力,支持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在我市投資設立高水平研發機構。

5.政策措施原文:對獲得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質量標桿、國家級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國家級創新資質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評估為優秀的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市級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等市級創新資質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相關說明:鼓勵獲得相應市級創新資質的企業進一步提檔升級,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資質;通過開展運行評估,引導企業持續做好創新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

(三)支持企業技術改造。

6.政策措施原文: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對滿足條件的項目按照不超過實際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單個企業項目每年貼息上限為1000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2年,同一獨立法人每年享受技改專項貸政策項目限定為1個。對為技改專項貸項目提供擔保且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融資擔保機構,按不超過實際擔保費率的50%給予獎補,單個企業項目擔保獎補上限為10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

相關說明:對獲得技改專項貸支持的項目,市經濟信息委按照不超過項目實際貸款利率(納入貼息的貸款金額不超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所發生的設備購置及安裝、軟件購置、網絡建設等軟硬件投入)的50%給予貼息,單個企業項目每年貼息上限為1000萬元,貼息期限不超過2年。同一獨立法人每年享受技改專項貸政策項目限定為1個。對為技改專項貸項目提供擔保且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1%的融資擔保機構,市經濟信息委按不超過實際擔保費率(最高不超過項目設備購置及安裝、軟件購置、網絡建設等技改軟硬件投入)的50%給予補助,單個企業項目擔保補助上限為10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

7.政策措施原文:實施領軍(鏈主)企業鯤鵬跨越發展和獨角獸培育計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在專項資金政策、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對工業企業實際發生技術改造投資后,年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500億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至2000萬元獎勵;對認定有效期內符合條件的獨角獸企業首次融資,按到位融資金額的0.5%給予獨角獸企業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相關說明:以2021年為基期,對實施技術改造投資或擴大再投資后,2023年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500億元、3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50億元、1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2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3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獎勵。申報企業需提供編制項目申報書、實施期在2019年至2023年項目投資備案/核準/審批證明、增加值核算表等材料。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申報首次融資的企業必須為市經濟信息委認定有效期內的潛在獨角獸、獨角獸企業。首次獲得的融資僅限兩種,即:期限一年及以上的銀行貸款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有效期內的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其中股權投資須扣除我市各級政府及國有企業出資,且實際融資總額在4000萬元及以上。獎補標準是按實際到位融資金額的0.5%,分別擇優給予潛在獨角獸企業最高不超100萬元、給予獨角獸企業最高不超5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關于開展2024年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渝經信發〔20247號)文件。

8.政策措施原文:支持企業、園區實施節能降碳、節水、清潔生產等領域技改,開展動力電池和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對單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000萬元的,按不超過設備投入的10%,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

相關說明:支持企業實施節能降碳、節水、清潔生產和工業固廢再利用等領域技術改造,對單個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500萬元(節水項目不低于1000萬、清潔生產和工業固廢利用項目不低于1000萬)的項目,競爭擇優按不超過設備投入10%的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對開展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產業試點示范項目,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給予不超過10%的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

9.政策措施原文:對智能工廠建設項目按不超過投資額的10%,擇優給予最高300萬元獎補。對未來工廠建設項目按不超過投資額的10%,擇優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項目按不超過投資額的10%,擇優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

相關說明:申報單位為我市有實際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單位。智能工廠獎補條件及流程,詳見《關于開展2024年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渝經信發〔20247號),申報智能工廠需先通過當年度智能工廠認定,相關認定通知將另行發布。未來工廠、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申報條件及流程,請參照另行發布的申報指南。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四)聚力打造主導產業集群。

10.政策措施原文:支持整車企業布局海外市場,通過整車+散件組裝+本地化運營等模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出口,為布局海外市場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檢驗檢測、通關業務辦理等方面服務。

相關說明:為支持整車企業加大出口力度,我市將組建法規專家團,搭建共享服務平臺,積極研究海外市場政策法規,為汽車企業實現快速、高質量出海提供政策指引;鼓勵檢驗檢測機構成為國際認證機構指定實驗室,招引國外權威汽車認證機構在渝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加強認證結果和檢驗檢測結果的國際互認,減少重復性認證和檢驗檢測;在果園港對出口汽車實行快速通關,提高通關效率。

11.政策措施原文:對電子終端產品分類別實施穩增長政策,助力企業穩訂單、育新品,并鼓勵在渝布局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新產品導入)項目,促進產業鏈創新。支持產業鏈企業實施智能制造項目、打造算力應用標桿。擇優對集成電路投資項目、集成電路企業培育項目、重點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相關說明:對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等既有優勢產品出廠價超過一定價位的,按臺(部)、分類別予以一定獎勵,鼓勵發展高端產品;對服務器、交換機、服務機器人、人工智能加速器(卡)、服務機器人等硬件新品,按臺(片)、分類別予以一定獎勵,鼓勵發展高端新品;對本條措施所列整機的NPI項目,按一定標準予以獎勵,鼓勵在渝創新。對電子終端產業鏈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投資,擇優予以獎勵,鞏固智能制造優勢。對電子終端產業鏈企業獲得國家級算力應用標桿稱號的,予以一定獎勵,促進算力賦能。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將在專項申報通知中予以明確。

12.政策措施原文:按照實際設備投資額不超過3%的比例,擇優支持先進材料項目建設;根據投入情況給予建設新材料服務平臺的企業最高200萬元補助;對提供新材料應用場景并首次采用新材料進行試點示范的應用單位,按照材料采購額的50%,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相關說明:對先進材料重點項目(列入市級重點項目、工信系統重點項目計劃的項目;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先進材料項目;符合國家及我市產業政策、投資政策、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的先進材料項目;我市重點打造的“4+4+N”現代先進材料產業體系的關鍵建設項目)按照實際設備投資額不超過3%的比例擇優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實際開展了成果轉化平臺、檢測檢驗、評估認證以及產業數據中心等新材料產業服務機構建設的企業給予不超過200萬補助。對提供新材料工程應用場景,并首次采用本市制造的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國家新材料產品目錄、重慶市新材料首用計劃項目中的新材料產品)實際開展試點示范應用的企業,按新材料采購額50%,給予不超過100萬補助。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五)升級打造支柱產業集群。

13.政策措施原文: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按照不超過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且實際保險費率不超過3%的上限,給予單個產品最高500萬元保費補貼。經認定的首臺(套)產品,按照最高不超過實際支付額的30%給予獎勵,獎勵資金最高500萬元。

相關說明:重慶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在有效期內(三年)可以享受首臺(套)首購首用獎勵,按照不超過實際支付額的30%,擇優給予首購首用獎勵,獎勵資金最高500萬元;重慶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在有效期內(三年)可以享受首臺(套)保費補貼獎勵,補貼按照不超過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且實際保險費率不超過3%的上限計算,單個產品年保費補貼不超過500萬元,補貼時限按保險期限據實核算,原則上不超過3年,保險期應連續不間斷。上一年度投保且未發生理賠的,當年和下一年度分別按70%60%給予保費補貼(實際投保費率較上一年度同比例下降的除外);如當年發生理賠的,下一年度按80%給予保費補貼。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由入選國家相關引才計劃人才牽頭研制成功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享受以上資金獎勵。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14.政策措施原文:加力推進食品及農產品行業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支持舉辦美食工業博覽會,開展爆品打造和推廣活動,對參與相關展會和活動的企業給予一定支持。

相關說明:1.對在重慶市從事生產經營的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品牌商企業,參加第三屆中國(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活動的場地費、展位費、搭建裝修費、宣傳費,按照不超過50%的比例擇優給予不超過30萬元補助;2.對納入《2023—2024年重慶市消費品行業市場化集成式品牌推廣主題活動》、《2023-2025年重慶市消費品行業爆品培育清單》的市場主體開展的品牌建設活動,根據品牌建設成效,擇優對2023年度品牌建設投入(全國性專業展特裝展位費、搭建費;企業品牌廣告發布費、活動冠名費、代言費;以企業品牌形像塑造、品牌故事為主題的新媒體宣傳活動費、宣傳材料制作及推廣費),按照不超過30%的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15.政策措施原文:對重點軟件企業、重點軟件產品及軟件公共服務平臺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績效獎勵,對首版次軟件產品擇優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推進軟件人才能力培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生態能力建設,對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揭榜掛帥項目,每個項目最高支持500萬元。

相關說明:申報主體是在重慶登記注冊,經營狀態正常、信用記錄良好,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其中:重點軟件企業,是指企業納入《重慶市啟明星”“北斗星軟件企業培育對象名單(第一批)》或《重慶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示范企業(第一批)創建名單》;重點軟件產品,一是產品納入《2023年度重慶市工業軟件名單》或《2023年度重慶市汽車軟件名單》或《2023年度衛星互聯網領域相關軟件名單》或《2023年度重慶市人工智能軟件名單》或《元宇宙軟件和解決方案名單》,二是該產品上一年度累計銷售金額不低于200萬元;軟件公共服務平臺:平臺納入《2023年重慶市軟件公共服務平臺名單》;首版次軟件產品:軟件產品納入《2023年重慶市首版次軟件產品目錄(第二批)》。軟件人才培養能力建設:申報主體納入軟件人才超級工廠揭榜掛帥榜單;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生態能力建設:企業取得DCMM(三級及以上)、ITSS(二級及以上)認證,且取得首次認證(評估)時間在202211日以后。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六)培育壯大特色優勢及“新星”產業集群。

16.政策措施原文:對新建及改擴建生物醫藥服務平臺及重大產業化項目,給予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20%、最高1000萬元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第三方研發及生產服務平臺按服務收入的3%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相關說明:本市新建或改擴建的設備投資額(軟件費、設備購置及安裝費)超過2000萬元的第三方藥物篩選、安全評價、藥效研究、藥物分析、工藝研發、工程轉化、醫療器械研發公共服務平臺、臨床試驗等關鍵環節平臺。按照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生產許可認證、安全監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許可標準進行,設備投資額(軟件費、設備購置及安裝費)超過(器械類產線500萬元,藥品類產線3000萬元)的新建或擴建的生產場地建設項目。為與本機構無關聯關系的其他單位提供第三方醫藥相關技術服務,年度服務收入金額藥品類5000萬元、器械類800萬元(均以增值稅發票為準)以上機構;或為與本機構無關聯關系的其他單位提供委托生產/定制研發生產服務,年度服務收入金額藥品類1億元、器械類1000萬元(均以增值稅發票為準)以上機構。申報企業需提供編制項目申報書、注冊批件、專項審計報告等材料。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17.政策措施原文:對高端摩托車新車研發給予單個車型最高100萬元獎勵;對出口整車企業單個企業最高200萬元獎勵。

相關說明:為加快推動摩托車產業集群發展,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重慶市促進摩托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渝經信發〔202366號),從新車研發、整車出口、技術創新、公告檢測四個方向給予獎勵。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18.政策措施原文:制定出臺政策措施,對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予以獎補,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說明:重慶市財政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于202361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重慶市2023年度充換電基礎設施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渝財規〔20233號),《通知》從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換電站建設運營、市級監測平臺升級、營造推廣氛圍四個方向給予支持。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19.政策措施原文:對智能山地農機研發制造應用一體化典型場景示范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

相關說明:聚焦應用場景,突出農機實際應用導向,項目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實施,支持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應用等產業鏈上中下游聯合申報。相關獎勵條件及流程,詳見《2024年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可通過市經濟信息委網站(https://jjxxw.cq.gov.cn/)查詢。

(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政策措施原文:將營業收入和稅收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工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結果為A/B類的制造業企業按規定納入用電、融資白名單管理,支持重點工業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儲能項目。鼓勵各區縣(開發區)對具有調峰能力的工業企業給予相應的配氣價格政策優惠,降低企業用氣成本。

相關說明:出臺推進制造業畝均論英雄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據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結果,對A/B類企業的用電、融資等優先予以保障支持。近兩年,我市在迎峰度夏高峰期,電力保供形勢較為緊張,為支持企業提高用電保障能力和降低綜合用電成本,我委積極支持重點工業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儲能項目。2024年底,全市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力爭達到90萬千瓦,全市用戶側儲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40萬千瓦/80萬千瓦時。按照《重慶市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若干政策措施》(渝府辦發〔2018155號),對城鎮燃氣企業轉供的具有調峰能力的工業企業日均用氣量超過1萬立方米的部分,給予配氣價格優惠,降低企業用氣成本。

21.政策措施原文: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廣中期流貸服務方式,力爭制造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個百分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等指標納入銀行機構服務制造業監管評價。

相關說明:按照渝銀保監規〔20222號對全市市級主要中資商業銀行和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服務制造業情況開展評價,將各機構制造業貸款余額和全市各項貸款余額的增速差、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和全市中長期貸款的增速差、制造業信用貸款余額和全市信用貸款余額的增速差三項指標納入定量評價。通過有效監管評價,持續推動制造業金融供給總量穩定增長、結構不斷優化。

22.政策措施原文:優化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數字化應用平臺,做實服務企業專員制度,通過線上綜合集成和線下專員服務,協同提供一站式服務,集成化、鏈條化、流程化推動企業問題解決。

相關說明:結合數字重慶建設,圍繞紓困解難優服務,迭代服務企業專員制度+企業吹哨·部門報到體系,打造服務企業標志性應用,實現助企服務流程重建、系統重構、惠企有感。通過線上集成+線下服務專員服務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企業訴求受理、轉辦、反饋工作閉環,落細落實惠企利企政策、合法權益保護、生產要素保障等助企紓困措施,形成專員、平臺、部門一站式服務網絡,實現企業問題訴求一鍵直達、一網通辦、一體落實、一件評估


政策原文: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重慶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關于印發《制造業穩增長穩預期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久治县| 咸宁市| 双桥区| 韶关市| 福鼎市| 宜昌市| 绥棱县| 张北县| 榆社县| 夏河县| 乐陵市| 岫岩| 临武县| 上杭县| 射洪县| 阿尔山市| 栾城县| 保康县| 普格县| 兰西县| 淄博市| 图木舒克市| 东莞市| 南通市| 永胜县| 北安市| 富民县| 磴口县| 炎陵县| 海原县| 右玉县| 桐城市| 金溪县| 南康市| 罗山县| 大姚县| 玉龙| 泽普县| 阳曲县| 富裕县|